第164章 姜茶和火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胡大爷不管下边是长毛僵还是粉骷髅,他脑子里知道把楚家交代的事儿做了就有肉吃,于是吐了口唾沫在地上,道:“陆庙祝都什么年月的事儿了?大好的日子提这个干什么,真不嫌晦气啊!这坟儿虽然没碑,可谁家没几个叫不上名的老祖宗,张老三,你曾祖母是谁你记得吗?”

    被点名的张老三憋了半天,道:“记得个鸡儿,老子连娘叫啥都不知道嘞。”

    “张老三,这么多孩子媳妇在,谁让你喷脏的?给你个表现的机会都把握不住,还想不想娶媳妇了?以后咱们村儿说话,你不许出声了。”胡里正骂。

    围观群众就开始轰笑,心里也逐渐放松下来。

    楚韵看着小小坟包,在心里添了一句:有人记得。

    秦老太太记得,她也记得,以后杜容和也会记得。

    胡大爷又道:“谁还能连自家坟都认不得,白花钱孝敬孤魂野鬼?钱多也没这么烧得慌?你们看楚家人有那么大方吗?”

    “大方个屁。”乡民听了就摇头,楚家人别说大方,就是说一声小气那也担得起,从楚老太爷到楚习文夫妻,有钱没钱都坚决不让外人占便宜,乡里有人来讨卷毛线都要钱,越穷要得越狠。

    所以乡里对楚家越来越穷酸的印象特别深,深得那么大个老宅子在那儿放着,都很少有人摸进去看又没有什么值钱的。

    “这不就结了?赶紧干活儿,干完了休息两天好吃饭。”胡大爷看乡里没人出来吱声了,马上又吆喝着挖土放盒子,请孝子贤孙磕头。

    楚韵带着杜容和跪在陆庙祝坟跟前上香。

    这已经是楚韵第二次给人立碑,她有时候也觉得很滑稽,不管是楚芸、老太太还是陆庙祝,都走八百年了,再给人后世整花里胡哨的,人家也看不见了呀。

    但什么都不做,楚韵就是没办法安心。

    对秦老太太和楚芸,她先有恩情在,后有敬重在,对陆庙祝呢,楚韵是可惜。

    陆沉川不是丰年乡本地人,他是外来的和尚,因为和尚其实很赚钱,有地有房子还不用交税,有钱的编制当然轮不到泥腿子来做,那种野和尚真说起来是非法的。

    陆沉川能认那么多字,一看就不可能是穷孩子出身,但楚韵打听过,乡里都说他是长青县什么老爷的小少爷,因为是小妾生的,念书又用功,前头嫡母嫡兄虎视眈眈,待姨娘没了,陆沉川就说不喜欢当官,又趁他爹死之前说要去乡下当和尚,只希望离这家人远一些。

    秦老太太说:“那家人没把陆庙祝当人看,陆庙祝死了都没人给他收尸,本来坟都没有,还是你娘听说了替我摸出来的,一副人骨架子一点儿不少。”

    王甜甜想着

    陆庙祝在水里躺了那么多年,多半更喜欢热一点儿,于是就偷摸在左灶里把骨头给烧了??这个灶后来专门给楚老太爷做饭。

    坟是楚习文去给起的,就在庙边上靠着他长眠之塘,毕竟是凶死,香火离他葬身之地近一点更好,要是人有戾气,这么熏一熏,投胎也快些。

    楚习文起起来就说:“哎呀,找着咱家二大爷的坟啦。”接着年年去祭拜,最初还有人说这个不是你家的坟,日子一久,老人死得差不多了,也没人再提这个了。

    楚韵拜读过楚习文留下来的笔墨,便宜老爹是第一个可惜陆庙祝的人。

    可能王甜甜一个姑娘家去冰冷的河水里捞骨头这事儿把他吓了一跳,所以楚习文对陆庙祝便逐渐上心起来,私下还去庙里找了找,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淫|书,这些也是妖僧的罪证。

    但楚习文却表现得对陆庙祝很同情,还跟秦老太太说了句话。他说:“以愚昧为有德,以有识为异语。咱们这儿,懂得多是有罪的,娘,再这么下去我和甜甜就不在乡里住了,我带她上京过日子去。”

    楚韵根据这些只言片语也猜了个七七八八。

    陆沉川当年看出来要发大水,其实是因为他是一个很讲究科学的人。

    老太太说过,陆沉川是个很会观察天象的人,还经常赤着上身在庙子里感受风涌来的方向,年年月月日日如此,自己又时不时往周围大庙里跟和尚道士请教,换一些书回来看。

    那些书老太太和楚爹都说是“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