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一晃十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零六年,秦文礼和李泰阳在磨破了四双鞋底,轮换了五个季节之后,终于把铁桶一般的秦城市场拉开一道口子。

    这一年半,他们遇到很多阻力,甚至几度产生这块骨头太硬,干脆换一块再啃的想法。

    连胡玉凤都有些动摇了。

    可两人经过数次调查推演,还是坚定推行。

    原因有三。

    一是秦城产的麻花占据着北方绝大半市场,而一小半则被其它小众口味瓜分。裕丰想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只能从秦城这大蛋糕上动手。

    二是秦城麻花知名厂家不少,却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就是裕丰见缝插针的机会。

    三是从产品口味来看,秦城麻花口味单一,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这一点裕丰刚好能补足。

    看似水到聚成,但真正实施起来各种艰难不为外人道,好在两人都是百折不挠的,万般手段使尽总算扣得财门开。

    但打开并不等于彻底拿下。

    于是留守清塬的胡玉凤也没闲着。

    她深知裕丰看似迅速打开市场,实则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境。

    下一步,就该是打开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收获一批忠实的顾客之后,才算是彻底站稳脚跟。

    在姚云的介绍下,她拜访了清塬市电视台的一位台长,又在这位领导的牵线搭桥下,拜访了省电视台的一位处长。

    不久,裕丰花重金制作的宣传广告正式在晚八点档亮相。

    寒冷阴雨天,一位老人蹲在在一家店铺门口面露绝望。下一刻,一个初中模样的女孩蹲在他身前,递给他一袋麻花和一把伞。镜头一转,雨过天晴,老人搀着一位满脸病容的老妇再次来到店门口。

    场景变换,最终定格在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的背影和手里的麻花上,他们身后,“裕丰麻花”的门头格外夺目。

    伴着那句经典的广告词,“裕丰麻花,福旺万家。”

    随着广告的传播,厂里接到来自省内其他市州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一时间麻花销量蹭蹭往上涨。

    秦文礼见状积极联络秦城的电视台,招待费如流水般往外花。

    又一年,他们这个外来的和尚,不止在秦城站稳脚跟,在本省也打响了名声。

    ……

    零八年,周边省份发生大地震,清塬也被波及,好些旧窑洞旧厦房承受不住纷纷裂缝或是倒塌。

    胡玉凤当机用实际行动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夜准备麻花和车辆,兵分两路,一队由退伍兵李泰阳带队驰援灾区,一队由秦文礼带队救助本市。

    零九年,秦钰参加高考,秦柱复读重考,秦树参加中考。

    秦钰考入南方某一本院校,学习食品工程专业。

    秦柱考入本省某一本院校,学习车辆工程专业。

    秦钰顺利考入市一中,成为秦钰的学弟。

    秦钰和秦柱成为小沟村的第一批大学生。

    老秦家一门双喜事,杨秀和李兰花喜极而泣,秦大伯和秦生田逢人就夸,胡玉凤也是难掩自豪,遂在小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