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御史死谏青史留名(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陛下,我都察院深受皇恩,彻查百官贪腐,在此前鉴查院提供的名单上,又查出十五名贪官!”赖御史高举手中奏折,扬声道,“听闻此前二殿下和长公主北齐走私一案的罚银追缴甚不顺利,那么大批的银两哪里去了?这十五名官员,都有大量钱财来路不明,而且他们都与二殿下往来密切,想来,这些人便是走私银两的去处!”百官一片哗然。有人眼中藏了恐惧,生怕被查到的人中就有自己。谁知赖名成撂下这般重磅消息,竟还未说完,又从袖中掏出另一本奏疏,“陛下,这些人是鉴查院提供的名单上查到的,可没在名单上的,还有不少国之蛀虫!此前范闲在京都府所告史家镇灭口一案,至今还未审结,只能查到所涉太子门下一夜失踪。可如此要案臣不敢放过,在详查后发现,当时负责史家镇灾后重建的官员中,就有一位收受贿赂,行贿者与太子殿下有利益勾连。要说此案与太子殿下无关,臣都不信!”
“此案本由范闲首告,可臣查知此事后,他却拒绝联手深查,甚至不许其手下提供鉴查院相关案卷。臣思来想去,只能认为,范闲查贪另有目的,如今他目的达到,便不敢再继续。如此畏首畏尾,因私废公,臣要参他反贪不力!”
赖御史义正言辞的一番话,让群臣默然,不少目光暗暗集中在范闲和洛九身上。若说小范大人查贪真是另有目的,那么目的当然是为了救他的至交好友。如今洛将军平安无事,小范大人就此丢开手,不再招惹太子和二皇子,虽然显得怯懦,倒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洛九知道,范闲不是认怂。圣意已决的前提下,他们现在根本没法扳倒太子。史家镇的案子推进到这里,好友已经尽力了,拒绝提供相关案卷反而是为了保护赖御史,鉴查院的卷宗,不是外人可以碰的。而赖名成这般坚持……洛九视线扫过殿上腰杆笔直的御史,和帘后阴影中的庆帝,敛去了眼中的担忧。
“陛下,他们鉴查院不敢做的,我都察院来!臣不仅要参范闲,还想恳请陛下允准,彻查史家镇一案!”
面无表情地听完了御史陈情,庆帝丢开手中奏折,吐出两个字:“不准。”
“陛下三思啊!”
“史家镇一案查无实证,你的陈词纯属揣测,这事儿,就到这。”庆帝的语气已经带了不容置疑,御书房中的温度仿佛都低了两度,“李承乾,李承泽!”
“儿臣在。”两位皇子对视一眼,走到殿中跪下。
“你们两个御下不严,放火的放火,走私的走私,几个案子查了一个月,朝堂民间议论纷纷,皇家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传旨,禁足半年,自省其身!”
“儿臣??”二皇子刚想辩驳,旁边已经传来太子恭敬地应声“儿臣遵旨”,他只好垂了头,同样低声应是。
至此,范闲在京都府衙敲响登闻鼓所告之案由庆帝亲自画上句点,以两位当权皇子被禁足作为尾声。
“赖名成,赖御史,满意了?”龙椅上的皇帝倾身盯住台下的御史。
“陛下,太子之位乃一国之本,皇子之德行关乎我大庆福祉,如今太子殿下涉嫌杀人灭口,二殿下走私贿赂百官,不彻查,难以服众!”
轰隆隆!
一声闷雷响起,仿佛是在为御史字字泣血的忠言作注,又仿佛是为群臣静默中的重压作陪。
“你这是在逼朕改旨意,是吗?”皇帝的话音放轻了几分。
“臣不敢!”
“你什么不敢?你什么都敢!皇子都禁足半年了,你还不知足?好了好了好了,朕也累了,散了吧。”庆帝叹了口气,站起身,终止了这场朝议。
可是赖名成不肯止步。
“陛下,臣还没有参完!”
庆帝似乎是无奈地吸了一口气,又坐了回去:“好,你还想参谁?”
“陛下,臣要参的,也是陈萍萍!臣参的不是贪腐,而是法度不明。臣也不是参陈萍萍一个人,我参的是整个鉴查院!陛下,鉴查院成立至今,麾下用人良莠不齐,诸般行事素有狂悖,朝堂上下,敌国境外,诸事皆有涉足,可谓权利滔天。敢问历朝古制,可有此先例?”
这一参,连小范大人都没预料到,愕然盯着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