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番外十If线十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番外十If线(十一)黛玉vs燕临(第一世)

    且说朝堂上争论大婚的礼仪,导致婚期迟迟定不下来,燕临着急上火,正想狠狠修理这帮只知道耍嘴皮子的大臣们,吕显衣袂飘飘,缓缓而来。

    禁军认识他,知道他与谢少师和当今圣上的渊源,又见他单衣布鞋,身不负剑,便让他进去了。

    燕临阴着脸,一抬眼,看到吕显已行至殿中,周围臣工都安静了下来。只见他不饰繁物,自有雅逸之姿,素衣简容,难掩君子之风。

    年长者很快认出,他是当年谢少师身边的人,也曾中过进士,也曾风光一时,后来谢少师故去,听说这个吕显不知为何,与今上起了争执,后来他便离开了京师再也不曾出现,不料今日他竟主动陛见。

    燕临见吕显回来了,其实也是有几分欢喜的。他欣赏吕显的才学,也知道谢危用他,必然是因为他志洁行芳,值得信赖。

    可是当年燕临收集谢危的遗物,吕显拒不上交,等燕临亲自上门讨要,他居然就这么走了,留下一座空宅,金银财宝俱在,而书籍文册,一概不见了。

    燕临恼怒至极,却也没有派人去追,就这么随他去了,不过心里一直存有一个疙瘩。今天见吕显来了,便以为吕显想通了。

    吕显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李香淳接过,又交到燕临手里,燕临翻看,吃了一惊。

    吕显说道:“昔年谢少师,曾亲自为圣上定下婚仪,还说‘回弟,身担重任,宜早日延嗣胤祚’……”

    时至今日,也只有他敢借谢少师之口说什么“回弟”之类的称呼,燕临都快忘记自己的名字了。

    至于催婚这样的话,各位大臣都说过,燕临听得耳朵起茧,可是当吕显转述谢危之言,他却听得很认真,甚至隐隐有泪光闪动。

    原来谢危并没有背弃他,对他依然非常关心。他们并不是恩断义绝,只是性格上差异较大,行事自然也有所不同。但这些斩不断血缘亲情,他们依旧是兄弟、是师徒、是战友。

    再看这份婚仪,事无巨细,详实考究,典章仪制,肃穆雍容,没有下大功夫是绝对制定不出来的。

    燕临看完一遍,那字迹,是谢危的笔迹无疑,他轻抚两下,这才依依不舍地发下去,在臣子中传阅,礼部尚书和宗正寺司卿,一左一右,如饥似渴地读着,嘴里还不停感叹。

    燕临还想吕显留在朝中,吕显却道:“朝中贤才济济,皆能辅佐圣上成就太平盛世。显乡野之人,性本疏懒,才学浅陋,不堪大用,不敢耽误圣上的大事。”

    说着,吕显又行了一个礼,飘然而去。

    众人见他来去匆匆,仿佛山间清风拂过,谈笑之间,已解决了一件大事。

    谢少师不仅是圣上的表兄,更是他的师长,朝中很多人都曾受过他的教导。如今他抛出的这份皇家婚仪,略做修改,就能使用,大家都没什么异议。就算你不同意,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