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愚蠢(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失了忠直。话语中,竟还有些许指责先帝放任之意。圣上当时就吓坏了。”我心中顿起波澜,莫名想到了那让张居正都头疼的海瑞。
“这还只是个例。”谢宁轩叹道,“事实上终先帝一朝,沈渊博就没有停止对外戚及太子不端的弹劾。及至康元二十年,先帝再三驳斥,他也不管不理。”
我对谢宁轩的用词生出些疑问:“先帝为何再三驳斥,难道胡氏一族行径,先帝毫无察觉?”
谢宁轩轻嗤,反问道:“你以为先帝为什么一个月就平反了叛乱?羽林军怎么就那么巧,能在元谪太子领兵合围皇宫前护先帝逃生?”
我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先帝对政变早有察觉?那为何会放任至叛乱,怎不早些收拾?”
“既已危机四伏,处处都有埋伏,与其一个一个拔除,不如一把火以雷霆之势烧之,方除的干净。”
所以当年先帝是做好了准备铲除的。恐怕也有对元谪太子的幻想,始终不愿相信太子真的会对自己下手,才一直耽搁到政变吧。
那么沈渊博的参奏,自然得不到先帝任何支持。沈渊博未领会到这一层,言语中还对先帝颇为抱怨,传到先帝耳中,自然落不到好。
但他又如何能与逆案牵扯?高岭之变都结束了,怎么又遭遇洗刷?
谢宁轩抬头看了看窗外,日头正好。
他幽幽道:“羽书,你记住,帝王也是人,也会恼羞,也会报复。沈渊博刚直不阿,颇有历朝历代言官不畏死的气节,在先帝朝带起一鼓风气,不少言官效仿,沈氏一门更以他为豪。但先帝,偏偏最不喜欢这种没眼力见儿的臣子。动乱之前,先帝其实就多次贬斥了。”
及至高岭之变后,面对捧在手心的太子一朝反了,高岭之变将成为史书中永久的黑点,先帝正处于恼怒痛心阶段,沈渊博又跑去追究什么“动乱根源”。
动乱根源是什么?
先帝在教养太子中有所过失,在朝局中过早放任太子权力集中,对外戚壮大未能一早清除以致后患无穷。动乱的根源,是一国之君的先帝,朝政中有着不该有的疏漏。
你要求先帝清查动乱根源,这和要求他下罪己诏,有何区别?
事既平息,聪明人就该向前看。非要辩驳出罪行根源,非要道个君臣是非,难道不是自寻死路?何况,沈渊博的身后,还有无数瞪大了眼拭目以待的言官群体。
先帝终于被激怒了。
“一开始对沈渊博的处置,和叛乱无关,也没涉及家门。”谢宁轩阴沉的说,“是沈渊博不依不饶,一条一桩指责先帝之误,甚至于竟拿元谪太子以前革新被驳回的奏章说事,终于把先帝逼得勃然大怒,顺势扣给他勾结逆党之罪行。而沈氏家族接连上书,为沈渊博喊冤,也为祸及满门埋下了引子。”
我“啧啧”着摇了摇头。
历史上能有几个唐太宗,又有几人能成为魏征?
这已经不是刚直不阿,而是愚蠢了啊。
“那,琳妃从昔日宠妃,到身故后竟没有享皇家祭祀,亲生公主亦受冷待,也都是被沈渊博牵连的了?”
谢宁轩点头:“嗯,琳妃在世时,没少替哥哥求情,先帝或是因此,才会对她身后事如此绝情。终先帝一朝,沈渊博逆案无人敢提,成为逆鳞。那真是恨得牙痒痒。圣上曾对我父王说过,就他曾养在琳妃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