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贾雨村身寄葫芦庙(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诗曰“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话说京城贾府内外混乱,贾母卧床与王夫人商谈了厨房婆子、帐房先生、库房小厮等人被撵走而心生不忍,毕竟都是相陪贾府多年,于是王夫人不忍贾母费神,便答应她会安排妥帖。
回到自己院落的王夫人唤来了林之孝家的,除了前头给的锦囊银子,又是额外给了些布匹、银裸子给被撵走的下人,额外还给了帐房先生一封贾府印章的引荐信,林之孝家的一见又心思活络起来,便央了王夫人给一封厨房婆子。
王夫人原想拒绝,觉得一个厨房婆子还需要引荐信干甚么,又想了下林之孝家的与厨房婆子自是有一层亲戚关系,林之孝家的以后还要在贾府管事,驳了面子对大家都百害无一利,不如就给了。
一脸美滋滋的林之孝家的将引荐信放进袖子处,一面道谢王夫人体恤下人,便转头去与撵走的说了一番,只见撵走的对林之孝家的也是感恩戴德,林之孝家的走时也收了不少好处。
而多拿了一封引荐信的婆子,本来瞧不起这玩意,正骂骂咧咧不如多给几吊钱,谁知跟她一同被赶出来的儿子如见珍宝一样,又是一番解说,才知这封信值千金,寻一处富贵人家安享晚年岂不美哉。
母子两便是一算计,怕是京城有头有脸的自是耳熟他们之事,不如拿着信、收拾包裹去到别处荣华富贵,于是离了京城去了另外一处繁华之地,东南一隅曰姑苏。
姑苏也值多事之秋,便是十里街仁清巷内有处“葫芦庙”的古庙,古庙除了住着僧侣,也有不少各处前往京城赴考而短暂寄住的考生们。
如今正有一个穷儒名贾化,别号雨村者正寄住在葫芦庙内,此人为何穷得住古庙呢?
原来是他族上系诗书仕宦之家,可惜无人继承发扬,随着族内人口凋零最后只得他一人,胡州亦无产业生产,便想赴京取功名,谁知路上奔波又遭遇不测,只得沦落在古庙居住。
古人常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却也只能是提笔卖字营生,又因银两进账不多,已经在此淹蹇一年之多了。
幸得有着举人身份可入几人青眼,其中正是古庙旁的乡宦甄士隐。
今日,贾雨村照旧用过早膳,写了几封书信便出门看看,却见到平日端茶送饭的一年轻和尚正与一妇女拉扯着。
说是拉扯也有些过,实则是妇人情急之下拉了下和尚的衣袖,又哭着说道:“那就依着僧官老爷的办吧。”
原本还一脸正气秉然的和尚,一听就神色飞扬了起来,忙回道:“早依我的话,何须多掏银钱呢,又累得你夫君不得安宁。”
贾雨村这才注意到妇人有带麻孝之物,又听妇人说着话:“我的天,只为几分银子,累你跑到东又跑到西,好不苦呀。”
一思衬,便知是和尚为了多得银两而欺骗妇人,不外乎是和尚追荐亡人时谈好银钱送西方,妇人给了银钱,和尚念经就说送错到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