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嘴角几乎要压抑不住了,现在所有人都希望你北伐,那么你呢,能压下所有人的热情吗?

    罗乐面无表情听完沈家主激情澎湃的讲话,就知道自己着了南诏王的道。

    什么都听她的,什么只给她五年的时间……

    呸!

    罗乐对上南诏王那双炽热的眼神,嘴角微勾。

    南诏王本来信心满满,可对上罗乐那张略带笑意的眼眸,心咯噔一下,后背凉飕飕的,有种被人看穿的感觉……

    果然,罗乐开口了。

    她有内力,不需要话筒和扬声器就可以让在场的所有人将她的话语听得一清二楚。

    “诸位可愿听长乐一言?”

    原本议论纷纷的宴会瞬间静了下来,不知是被她身怀武功吓的,还是真的想要听她说什么。

    “很好,看来大家都愿意听我说话。”

    明明只是如同唠家常似的随便开口,可她的声音铿锵有力中竟透露着温柔,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

    “大家的热情我已知晓,长乐今日有三问,还望诸位仔细思量后,再答复于我。

    长乐一问:诸君认为自己是何等身份,认为自己是何人,来源何处?

    长乐二问:诸君所愿,究竟是为天下百姓,还是为自己谋求私利?

    长乐三问:若为苍生,诸君可愿助长乐一臂之力,文化上求同存异,主动汉化,兴复华夏?”

    有人想开口,罗乐轻轻抬手:“大人或是想问长乐,何为华夏?”

    “华,意为中华,文明之源,民族脊骨,至于夏……”

    她嘴角微勾,指了指地面,“我等所至之处,皆为夏土,华夏,就是上古至今,文化传承之经络,我等中华儿女所至之所。

    从古至今,华夏大地因朝代更替分分合合,唯有文明流传至今。自汉以来,无论是唐、东或是如今的大安,皆从汉制,而中原之人,也只认自己为汉人,诸君望北伐成功,就得先行汉制,唯有融合,方成大道。”

    她顿了顿,看着众人沉重的面色,安抚他们道:“诸位莫慌,长乐这儿有一套汉制课本,来日大王广设学堂,还请诸位大人捧场,大道非长乐一人之力可为,需诸君同为矣。”

    她拱手,向众人作揖道:“长乐单薄之躯,乍得众望,委实惶恐,还请诸君与长乐共同成长,大道漫漫,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来日可期。”

    下方,众人齐齐起身,亦朝罗乐行礼。

    今日这事儿算不算结束,罗乐不知道,但看他们的脸色,想来是能让她消停一阵了。

    散宴回去泽清殿的路上,罗乐默默跟在兴冲冲大步走在前面的南诏王后面,她还以为她这番话让南诏王难堪了,没想到……

    “长乐,是大伯误会你了。”

    南诏王忽然驻足,要不是罗乐眼疾腿快,能一头扎在南诏王背上!

    “为帝者,当思长远。这一点,大伯确不如你。”

    罗乐:……

    罗乐那颗警惕雷达立刻运转起来,她连忙道:“大伯,大家都那么说了,我能傻乎乎泼大家凉水吗?要是让他们看不起我,那我岂不是丢了你的脸?”

    南诏王看着罗乐,幽幽地叹了口气。

    罗乐继续道:“您若想看我北伐,可得好好保养好身体,活个百八十岁,至于我嘛……”

    她插科打诨道:“我还小啊,您要是不想我像祖母那样英年早逝,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