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让你留在他身边,就由着性子来定夺你的名次,剥夺了你入翰林的机会。这对你不公平。”“请太皇太后恩准容若告退。”
千言万语,容若只给孝庄回了这一句。
“好吧,你回去歇着。我会好好教育皇上。”
孝庄给曹寅递了眼色,意思是叫曹寅好好送纳兰回家。
*
花园内。
一处开的正好的迎春花侧。
“孙儿给皇阿奶请安。皇阿奶吉祥。”
“吉祥?”孝庄冷问,“皇上能让我少操心,我自然吉祥。”
“皇阿奶是因为纳兰的事,来向朕兴师问罪吗?”
“皇祖母来看看,我大清的‘好皇帝’在冲纳兰发泄什么。”
玄烨不认己错,“纳兰性德自恃才高,不满孙儿给他的考试名次。而且他还不要命,想用死来从朕手里来索要翰林院的官职。”
孝庄心明如镜,质问:“皇上问问自己的良心,纳兰是你口中那样的人吗?你给纳兰这个名次合理吗?”
玄烨嘴硬:“有什么不合理?”
“皇上!”孝庄加重口气一训,“你这是在否认纳兰的才华,在打满人读书人们的脸!”
玄烨拒不认错:“孙儿没有。”
孝庄摆出事实,道:“纳兰是个有傲骨的人,心志高远如他,经不起皇上这般摧残和屈辱。”
玄烨一转脸,“名次已定,孙儿不会改了。”
苏麻喇姑劝道:“皇上,纳兰公子不爱财不爱权、唯独不想辜负皇上和大清。皇上应该听太皇太后的教诲才是。”
“对朕而言,纳兰得第一名和得第十名无别。”
“皇上这般说,是打着心底里认可纳兰公子的才学?还是将他置于跟别的泛泛之辈同等而论之地?”
“朕,惜才也畏才,如是而已。”
苏麻喇姑看向孝庄,孝庄对玄烨的回应着实是生了气。
在孝庄看来:玄烨不是在对纳兰行使自己作为皇帝的特权,而是心中忐忑,对纳兰爱恨交加,最后选择了让纳兰不好过,以达成自身“恩威并施”的目的。
孝庄走到回廊里坐下,对站着的玄烨道:“皇祖母要你去向纳兰认错。”
“什么?”玄烨无疑是不乐意,“皇阿奶您让孙儿给纳兰赔不是,孙儿什么时候给臣子认过错?”
“你自己好好想想,你有什么资格把纳兰占为己有、主宰他的人生?他想上阵杀敌你不许,他想入翰修书你不许,他好心献策你偏要唱反调……你接二连三地气他,皇祖母实在看不下去。”
“那是因为孙儿在乎他。”
“你对纳兰爱重【注1】太过,不是好事!”
“请皇阿奶明示,朕该把纳兰放在什么位置?”
“皇上自己定夺,纳兰是无论放在什么位置都能把职责做的尽善尽美的人。唯有一点,纳兰有寒疾,皇上不可让他去驻守饱经风霜之地。”
“伴君如伴虎,朕多疑多变,不就是冷霜寒冰吗?何需纳兰去塞北?该有的寒意和悲凉,他早体会过了。”
“皇上,你自己想接下来如何面对该面对的一切吧!”孝庄起身欲离,“纳兰那边,多叫曹寅去探望。”
“朕知道了。”玄烨恭送孝庄,“纳兰没有记恨朕,他只是不满自己的才能被朕这般对待。”
孝庄走后。
顾问行小心翼翼地提醒康熙皇帝:“万岁爷,照奴才看,太皇太后的怒气未消啊!”
“你觉得朕心情就好吗?”玄烨冷问,“朕这般对纳兰,叫他与‘状元之名’与‘翰林之修’双双失之交臂,后世之人会如何评价朕?皇阿奶不消气,不是理所当然吗?”
“那万岁爷何不听从了太皇太后的意思,叫纳兰公子回来,君臣之间好好说话呢?奴才见曹寅曹侍卫是个懂得察言观色之人,必将促和万岁爷您跟公子。”
“再说吧??”玄烨忽然往南方一指,“岭南之师攻打吴三桂城楼已久,朕怎么不见有战报传来?”
“奴才也觉得奇怪。”顾问行寻思,“要不万岁爷您即刻回养心殿,召兵部尚书来见?”
“好。”玄烨决意,“传朕旨意,叫兵部尚书来见。”
*
纳兰容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往徐乾学府上。
曹寅不解,纳兰只道:“徐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倒想看看他心里在想什么?还有那套复杂的丛书《通志堂经解》,我有一阵子没跟徐先生相谈了,顺便探探他的口风。”
“我听说徐乾学不待见新入翰林院的编修们。”曹寅道,“他对那些编修口出微词之际,还不忘扯上纳兰你。”
“由此可见,徐先生心口不一,他怕是巴不得挑起那些新编修们对我的不满。”
“同样的场景和演技重复的多了,徐乾学不腻吗?那些新翰林会看不出来?”
“子清你想看看,文人们的风骨是怎么被消磨殆尽的?不是随着年岁增长油尽灯枯,而是处处受制于人,才华得不到施展啊!”
“纳兰你自己呢?”曹寅问,“放榜得知名次却不被皇上安排职位的日子里,打算怎么过?”
“向阿玛和额娘尽孝道,让袖云和尔谖怀上我的孩子,为明府增添喜事;去看看京师远郊的风景,做一个人闲心不闲的纳兰公子;见见想见的人,跟她一起共处独一无二的光景,为她写词,也为她??”
纳兰忽然停住,“在日后进入明府当我的侍妾争取机会”这句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你能先把编书写书的事情放一放也好。”曹寅边说边点头,“你需要把心放飞,到感情里、旷野上、知己间去寻觅自由。”
两人就这么说着,来到了徐府门前。
看门的家丁进去传话后,徐乾学亲自走了出来,张口就是:“公子别来无恙啊!曹侍卫也来了?”
说罢,也不等二人应答,就把二人往家中引。
*
进入徐府的藏书阁坐下。
容若看见了《通志堂经解》上面的刻字,编撰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