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和事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春里也就探春跟史湘云和黛玉年纪相近,也能言善辩,她们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加上万能胶宝玉,场子立刻就热起来了。迎春内向,惜春年幼,向来是背景板人设。

    放松也就这么半日,第二天,王喜凤就加入了贾家姑娘们上学的队伍。黛玉身子弱,贾母不怎么拘束她,每日做什么都是随她高兴。黛玉偶尔凑趣学个半日,贾家的夫子跟林如海给她请的西席贾雨村明显不是一个量级,她随便听听也就罢了。

    王喜凤不在意夫子教些什么,反正她有自己的想法,倒是能从夫子的言谈之间窥探到当下的民俗风气,是个很好的了解世界的窗口。这个时代,信息的闭塞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足不出户的女眷们更是闭目塞听。王喜凤虽然秉承着苟一苟的态度,可多了解时代背景也没啥坏处,无聊生活的一抹亮色嘛。

    当然,进了荣庆堂,多的是乐子让她看。首当其冲就是日日上演二人转的宝玉和黛玉。一言不合就翻脸,宝玉明知道黛玉的性子,偏要去招惹,惹完又上赶着赔不是。这是什么小学鸡谈恋爱的既视感啊!真不怪人家史湘云吐槽他们,好不容易请了她来,两个人又自成一派,开了结界似的,让兴冲冲来一趟的史大姑娘情何以堪?

    王喜凤却并不计较这些,坐在旁边吃瓜不就挺好?看贾母那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便知这就是司空见惯的日常。

    有时候,宝玉房里的袭人会过来串门叙旧。

    袭人跟翠缕一样,本是贾母房里伺候的丫头,史湘云年幼时贾母接她来,便是指了袭人伺候过她一阵。后来贾母见她温柔敦厚,行事稳重,便将她拨给了宝玉使唤。

    贾府这些大丫鬟在主子们面前都格外得脸些。史湘云来贾府小住时,为了跟贾母身边的丫鬟打好关系,姐姐前姐姐后的,让当时奉贾母之命来照顾史大姑娘的袭人(当时还叫珍珠)得到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两人之间关系自然比别人更亲近些。不然,大观园里,袭人也不会仗着幼时的情分托史湘云给宝玉做针线。

    王喜凤如今还装着磕磕绊绊学针线呢,以后也不打算做这些让人腰酸背痛还伤眼睛的活儿。袭人看了她的针线,果然毫不见外地摇头,“姑娘这针线学了多久了,怎么还做不出个模样?”

    翠缕也在旁边闷笑,“这已经是改过两遍的了。”至于第二遍她还帮着打了稿,这种事就不必让外人知道了。她家姑娘但凡想学,肯定能学会的,偏偏回回都不用心,不是花瓣歪了,就是翅膀散了。哎!

    人啊,既然不想开卷,那就不要给身边人太多的期待。她曾经很佩服那些控分王者,如今,她也是有点经验在身上的人了。考好固然难,摆烂还不容易?

    逢年过节,史家不会放任史湘云留在贾家,总会掐着时间来接人。这个接人的时间也很微妙。早了吧怕贾母觉得史家太见外,孩子交给她不放心咋地?史家虽说迟早要跟旧派勋贵们做切割,可羽翼未丰前还需要史湘云这座桥,关系不好弄的太僵。迟了吧,又怕旁人说闲话,史家也没落魄到养不起孩子的地步。

    这些烦恼都是史家的,史湘云无所谓住哪。不管住哪都是吃吃喝喝请安学习。相对于贾府的热闹而言,她反而更喜欢史家的清静。

    当然,清静也是相对而言。到了年节,不论谁家都清静不了。若说贾政想做勋贵里的文官步履维艰,那史家作为文官里的勋贵底子就厚实的多。至少贾政被文官集团排挤是理所当然的,而史鼐从文天经地义,高下立现。

    史家除开早先的旧亲,来往的都是些贾府看不上的所谓小官。可人在京都,谁敢说自己官大?勋贵们还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晒太阳,家族子弟们更是章台走马惹是生非,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却浑然不觉。

    王喜凤年纪不大,并没有招待任务,至多是见几个有身份的太太奶奶,若人家带了同龄的孩子来,相互见个礼。

    年节下也是收礼高峰期,另一个高峰是生辰。史湘云这样没有祖辈父母,叔婶感情也一般,平日也就固定月例这一个进项,根本存不下什么体己。当然,她也没什么花销就是了。衣食住行都是府中开销,贾母也从不吝啬,贾家姐妹有的,也不缺她一份。不论走到哪里,她依然保有侯府大小姐的荣光和体面。

    要说府中的两个妹妹对贾府不好奇,那肯定是假话。她们找史湘云打听过一次后,也尝试着求父母让她们去贾府玩,可惜被无情拒绝。这种为什么姐姐可以去她们却不能去的疑问,大人一时之间也难以让她们明白。故而这中间便多了隔阂。

    小孩子谁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偏偏只有姐姐能出去玩,去的还是据说家里很大有很多小伙伴的姑祖母家。她们顿时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心里各种不自在。这种不自在体现在行动上就是疏远。

    王喜凤并不在意小孩子幼稚的把戏。因果不是她造的,孩子的心理健康该家长负责,她一个正当年的小萝莉,还是将学习放在首位吧!

    这种史家贾家轮番小住的生活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各家的先生见识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擅长的方向也不同,这给了王喜凤许多发挥的空间。同样的问题能找不同的人寻求答案解析,棒棒的。

    虽然她有意识的控制着学习进度,尤其是针线方面的进度,但史家对姑娘们的培养力度并没有让她轻松太多。底下的两个妹妹更是叫苦连天,颇有些同病相怜的味道。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住在贾府的时日也在增加。毕竟,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和事佬。贾府的和事佬第一等要数凤姐,堪称八面玲珑。可她要管家,每日事务繁忙,总不能时时在荣庆堂偷闲。尤其是宝黛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