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将本就心中不服,被激怒之下更是故意唱反调。

    恰巧中秋即将到来,军中兵士皆有轻敌情绪,前方战营也饮酒赏乐,通宵达旦,轻敌兵败,若隆力战不敌,兵败被俘,安国公一家下狱。

    燕都丢了一半阵地,关越率兵抵抗,督军太监和关越协同作战,关越大局着想,严令军士不许过河相助若隆,此太监是安国公故旧,再加上求胜心切,强迫军队过河,副将为了迎合太监,暗中传令众兵士过河,谁知半路中伏,燕都兵士死伤惨重,关越知晓后率援军赶到,解救出军队,但燕州已丢失。

    谢璧押送到燕京的粮食,被关越抢运出城,成了官军的救命粮,燕兵和北戎在两河迎战,遏制了北戎气焰。

    北戎对燕京的降将败将并不嫌弃,甚至委任高官,以礼相待,这些军士熟悉地形,北戎骑兵骁勇善战,风驰电掣般一路挺进两河。

    怀来,遵化,龙门,廊坊,上谷相继失守,一时间,人心惶惶。

    太原是两河重镇,北戎一路南下,也发现攻城甚难,野战相对而言反而容易,便用各种计谋诱导太原将士出城,太原守将果然中计,从此太原失守。

    太原战败的消息传入京城,靖宁帝跌坐在龙椅上。

    这证明京城以北,已经无险可守。

    满朝文武面色苍白。

    真乃兵败如山。

    已经有文官上言,让陛下效仿唐明皇,躲去川地。

    但更多大臣还是劝靖宁帝坚守,毕竟万里河山,若弃之如敝履,便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靖宁帝也貌似镇定道:“众爱卿放心,朕定然不会轻离京城,上下齐心,北戎不足为惧。”

    众大臣私下议论纷纷:“听说了吗?北戎已经过黄河到洛阳了。”

    有人喃喃:“洛阳离东都不过二百里,那东都……岂不是要失守?”

    “不会吧……陛下所在之地是皇城,总不会……真的落到北戎那些蛮夷人手里吧?”

    众臣心思纷乱,每日仍点卯似的当值,却早已无公务——京城竟已有百姓听到风声,全家向南逃难,整个京城笼罩在慌张恐怖的氛围中,中秋将至,东都却再无以往的热闹繁华。

    靖宁帝早朝并无异常,下朝后,却让宦官蔡冲首辅何相等人商量计策,拼命给北戎示好,并许诺如若休战退兵,朝廷可纳岁币。

    这是遗臭青史,让后人鄙夷之事,何相并不愿应承,蔡冲却并不介意,暗中派出宦官议和。

    议和的宦官一去没了音信。

    谁知过了几日,前方传来战报,北戎阵前,悬挂的恰是此宦官的头颅。

    众臣哗然。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皇帝早已暗中议和,且议和无望。

    靖宁帝一时间无地自容,一连几日安抚众官员。

    可过了几日,靖宁帝改了心思,如今官军节节败退,北戎却得知步步紧逼,也许东都真的会城破。

    他是帝王之尊,上天之子,若没了他,谈何社稷,谈何百姓?

    靖宁帝当夜便点了五城兵马司的骑兵,决定带皇后,太子出城逃亡。

    五城兵马司总督知晓此事,跪求靖宁帝莫要离京,靖宁帝却无动于衷。

    总督只能将此事告知前廷重臣,臣子或沉默,或哭泣,但都说皇帝要走,他们也无计可留。

    唯有谢璧站

    </div>

    <script>_ad_hf();</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