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初到密州(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历史记载:熙宁七年九月,苏轼在杭任职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
新来的杭州知州杨绘为其饯别,苏轼留作《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熙宁七年十一月月底,密州。
“这一路走来就已经是荒草不生的满目疮痍之象了,怎么连带着这密州城内也如此萧条?”朝云意兴阑珊地放下了帘子,嘟囔道。
她们启程离杭北上的时间是九月,北方相较于南方偏冷,农作物成熟时间也相应推后。
按理来说一路应皆是百姓丰收的盛况,再不济也应瞧见收割后堆积如山的谷堆。
不曾想,车队越靠近密州这个京东东路第一大州,入眼的景色却越发荒芜,好似她们不是北上,而是去的边塞荒凉之地。
季璋垂眸瞧着二宝早些寄来汇报近况的信件,不禁摇头叹息:
“连年大旱加之蝗虫泛滥,后又有盗匪猖獗。三害并行,人人自危,百姓避之不及,哪有闲情雅致出门游玩?”
无人上街,又哪来的繁华之象?
本以为离开杭州是生机勃勃的新天地在等着她,没想到又一脚踏入了新的天灾之地。
不过也正是因这样急需医者的艰苦环境,悬壶济世的张小娘子才愿意在此地扎根,玳儿也因此才能捡回一条命。
“大娘子说得是。”朝云回道。
路行三月,女眷们同乘一架马车。故而虽然苏迨回来了,她也心安理得回到郎君身边,但这三个月反倒是跟在季璋身边。
“吁?”伴随着马儿的一声痛苦长鸣,摇摇晃晃的马车终于停下。
“娘子,苏府到了。”帘外的马夫道。
“嗯。”季璋将信收捡好,与朝云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与坐落在杭州小巷内的苏府不同,密州的苏府位于宽阔的主街上,三进三出的大门瞧着气派不已。
屋檐下挂着的“苏”字灯笼似是感受到了新主人的到来,在风中飘摇不停,跳起了欢腾的舞步。
在门口等候多时的二宝瞧见自家娘子,飞扑而来直接将跟在季璋身旁的朝云挤开,“娘子,您终于来了!”
府外除了任采莲与其身后的仆从,还有几位与其对立而站却素未谋面之人。
其中两男子虽穿着常服,但气度不凡,朝云一眼便瞧出二人是官场中人,而且在密州的官职应还不低。
故而她没有当即去寻苏轼,而是乖巧地往旁边挪了挪,仿佛她就是苏大娘子的贴身女使。
在勾栏瓦舍,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或许是风流的美谈;但在官场及其他场合,身边时时刻刻有女人,只会引来同僚的诟病与冷不急的黑刀子。
“四月未见,长高不少。”季璋现在摸二宝的头,还得刻意将手臂抬高些。
二宝憨笑道:“密州饮食与杭州不同,吃个新鲜……就多吃了些。”
季璋瞧着她圆润的脸,揶揄道:“确实没少吃,尖下巴都吃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