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入幕之宾下(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尝,是不是跟在山里的味道一致?”舜英埋头喝了一口汤,酸甜可口、鲜掉眉毛,白蒙蒙水汽将她眼睛熏得发红,她仔细品尝着每根面,忽然笑了:“那年你二十九岁,我煮了一碗长寿面,没放盐还黏成坨。”
苻洵也笑了:“还挺好吃,不过桂花酒更好喝。”
“我让她们摘些桂花,哪天得空再酿它上百坛,给阿旭和师父都送些,再让人送些去宛平”,她吞咽着鲜爽热汤面,眼睛笑起来亮晶晶的,“以后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酿很多桂花酒。”
苻洵眼神躲了躲,垂眸回复:“好,每年。”
第二天一早,深居简出一个多月的苻洵终于出门,一帮好奇心重或行事谨慎的的大臣立即派人暗中跟随,跟啊跟,一路跟到远郊。然后,看到苻洵带府上管事和采买进了某菜农家里,过了一刻后出来,进了另一户菜农家……
他在认真地挑选鲜蔬!
过了一个多时辰,终于选好菜农。他又骑马上山,慢条斯理走过一片片果林……
他在更认真地挑选鲜果!
选好果农后,他去江边渔村转了一圈,一家一家对比鱼虾品相……
跟踪了大半天、水都没喝上两口的暗探们,两眼一黑。
翊史《佞幸篇》记载的情郎面首,不是忙着吹拉弹唱悦心,就是忙着潘驴小闲悦身,或是忙着结交朝臣替自己捞好处,偏偏他如此……贤惠,贤惠得连翊国土生土长的男子都自愧不如。
如同寻常百姓家,最疼娘子的体贴夫君,为宫廷的孤清带去一抹鲜亮烟火气。
元旭带人抱着一叠奏折进来时,苻洵正站在影壁后与管事说话,元旭熟视无睹,匆匆进了南院。邶风别苑很大,南院处理公事,设有书房、藏卷阁、秉笔女官、中书令的庑房,有重兵把守,苻洵也从不踏进半步。
他们相守多年,在边界感和分寸上,早已磨合得恰到好处。
元旭出来时,苻洵还在跟管事说话,管事对他尊重之中带着一丝……敬畏,尊重是因为知道他是男主人,敬畏是因为他早些年的杀神之名。
元旭煞有介事听了一耳朵,然后听到苻洵……
他正在吩咐厨娘每晚留一些食材,他有时会亲自下厨,给舜英做些小食。
元旭促狭地挑挑眉:“你这指挥千军万马、拉三百斤强弓的手,如今洗手作羹汤,倒也舍得?”
苻洵懒懒一瞥:“说得像我拉不动强弓了一样,用进废退,骑射和武艺一日不可懈怠,顺便替她喂喂招。”
“听说你还抚得一手好琴,作得一手好画,哪天切磋切磋?”元旭佯作忧伤,叹了口气,“女君背后的男人啊,不容易。”
苻洵:“慢走不送!”
“别撵人啊,我真有事”,元旭凑过去压低声音,“阿珂好日子快到了,嫌庄子上送来的菜不新鲜,嘴里没味儿。你挑的那些果蔬河鲜,也带我家管事去看看呗?”
苻洵:“让你家管事自去找我家的,慢走不送!”
桂花香气淡去,木芙蓉和木槿连缀成片,像浅粉瑰紫的云霞,随后是飞舞满空的金色银杏叶。秋去冬来,苻洵已在邶风别苑住了将近四个月。
承徽时常在鹤雪别苑和邶风别苑来回跑,苻洵对她十分上心,每每舜英检查着徽儿功课时,他总恍然回到当初洛川别苑,一家四口的日子。
有时政务清闲,承?也会带穆阐一起来坐坐,虽说仍客气疏离,一来二去也熟稔不少。
官员、宗室、侍卫、家人,从最先惊讶猎奇,到逐渐习惯苻洵的存在,甚至因其不似传闻跋扈骄矜,还很诡异地相处融洽。
这年九月,班珂诞下一子,元旭替那孩子起名“承祯”。这也是翊都南迁后,宗室诞下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