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天下共主(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饿死。”元旭:“……”
人怎么能黑心得这样一本正经?
所有国家的宗室子弟,都分为两种。
一种有功劳、有爵位或是在朝中有职务,大雍开国之初、正是用人的时候,这些人的爵位或职务可能还会有提升。战乱年代大都以武立国、以军功封爵,上过战场的人都懂战争有多残酷,对如此兵不血刃的统一持赞同态度。
另一种无爵无职、不事生产,要么依赖宗正寺拨发月钱帛米过活,要么傍着宗室的名头、四处作掮客打秋风。傍身的姓氏不再是王族,相当于断了他们生存来源。
两国融合,闹得最凶的自然是第二种。
第二种人嚎啕哭闹,指责第一种人数典忘祖、卖国叛贼,为了不打仗居然把社稷拱手让与外姓。
承?厌烦这些禄蠹已久,听见此话两眼一亮:“我元氏宗亲还有如此不畏战争、不惧生死的好汉,?二哥,可得好好收入军中、人尽其才。”
然后大笔一挥,令班益写了封征兵书,闹事的宗室子弟赫然在列,然后热烈邀请承?去挑伙头兵。
处世之道,离不得“中庸”二字,元承?搭好戏台、唱了一出大黑脸。舜英再适时出现,命元旭掏出早就备好的地契??东原道良田百顷,作为元氏宗族祭田,官塾、保育院、康养院、义诊署甚至墓地都一应俱全……从呱呱坠地到陵寝掩埋,不说多富贵,起码舒适无忧。
相对来说,荣国宗室对这样处置方案接受得更快,毕竟那些闲散子弟刚从奉宁之围死里逃生,对褚舜英等人感恩膜拜、心悦诚服。
这个年节过得繁忙热闹,无数砥柱从阊江和奉宁赶来洛京。?阳王宫和奉宁城需要修缮重建,旧王宫降低规制、安置诸侯王宗族,拟订新朝官制、户籍和赋税制度、法典……各项要务如火如荼。
最最紧要的,是筹备登基嘉礼。
.
大雍仍奉凰羽寺为国庙,腊月二十三,大祭司率门下弟子亲入长庆宫,为褚氏国祚庆贺祈福。同日,为长庆宫大殿题名“北辰殿”,献定光剑供奉于褚氏宗庙,并赠予一方早已刻好的传国玉玺。
大祭司说:“元晴过世前一个月,将这方玉玺送至凰羽寺,托付我们待天下一统,就将此送至洛京。”
舜英手臂不住颤抖,轻柔抚摸着那方坚实洁白的玉石,再无声攥紧,像是隔着时空、再次握紧故人温热的手。
捏住雕成重明的玺钮、抬起玉玺,分明只有巴掌大小,却重逾千钧:社稷之重、河山之重、黎民之重,无法称量。
压入印泥盒、饱蘸龙泉泥,按上素白绢帛,清晰显出玉玺底部用古篆刻着的八个字??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次日,褚舜英定大雍开国年号为“咸宁”。又因褚氏族徽重明,大雍为火德,尚红色。
咸宁元年正月初一,大雍开国皇帝褚舜英,于洛京长庆宫北辰殿登基。是日,西羌诸国皆来朝拜,就连与世隔绝的蒙舍王也派使者前往致礼。
洛京下了十多天大雪,这天清晨突然雪霁天晴,朝阳自阳华山凰羽寺屋脊后升起。天空的积云、残月、群星一扫而空,浮西山、崇山、戎陵……千山万山火红如燃,洛川水面金光粼粼。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褚舜英头戴赤金旒冕,垂白玉珠十二旒,玄衣八章,分别为日、月、星、螭龙、山、重明、凤凰、宗彝;?裳四章,分别为藻、粉米、黼、黻。冕服集两国之大成,以重明为尊,和光同尘。
她脊背端直、昂首挺胸,手持定光剑为仪剑,肃然走过庆贺嘉礼的列国使臣、走过分列两行的文武百官、走过排在殿前元氏和苻氏宗亲,走过玉阶上黑压压的侍卫和宫人。
在天地的见证下,就那样一步又一步,走向玉阶尽头的至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