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5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辞别了刘家村众人,宋君谦等人放下了心中的包袱,纵然赶回镇上后满面尘土,人也疲累,心中却是畅快肆意的。又修整了一日,终于到了大军继续出发的时间。
原本在镇上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补给又充足,接下来路过的常宁县众人并不打算停靠,可临出发前,宋君谦又改了主意。
他看见了一个人,一个本不应该在此处的人。
“云鹤道长?”
“王爷。”云鹤一身道袍,恰如初见之时的装扮,“我在此地已经等候多时了。”
“道长这是要离开此地,来与我们告别的?”
众人都有些吃惊,明明前日才在刘家村互道告别,怎的今日又一副远行的装扮等在他们的客栈门口。
云鹤面上带笑微微点头:“我有一旧友行游至不远处的州县,我打算前去和他见上一面。但今日前来却非为了告别。”
他对着宋君谦打了一个稽首:“王爷,先前我曾说刘家村一半怨气冲天,一半文气泉涌,其实不对。这句话实则说的是两处地方。如今刘家村之事已了,不知王爷和诸位贵人,可愿再去见识一下那个文气泉涌的大王庄?”
宋君谦面色一下子严肃了起来,他直直的望进云鹤的眼里:“道长既出此言,想必知晓那大王庄出了何事。”
“王爷高看我了,”云鹤笑眯眯地一摆手:“我也是之前路过,被那里好学上进之风所折服,觉得王爷错过实在可惜。毕竟仅仅百里之隔,两处民风却如此迥异,想来都要归功于当地治理的官员,如此好官,难道还不值得王爷走这一遭吗?”
他这一番话宋君谦听在耳中,似乎有些刺耳,总觉得其中意味不同寻常,只是这人端着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他一时间也难以分辨。虽说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要往大王庄走上一趟,嘴上却还不饶人。
“本王公事在身,已经耽搁了许久,哪有时间前去?”
云鹤见他拒绝也不着急,只是笑着道:“您会去的,大王庄受常宁县管辖,那里除了文风鼎盛,佛学氛围也十分浓厚,除了在整个大炎都享有盛名的静因寺,还有水月庵、莲花庵、法华庵三座比丘尼修行的道场,在这周边府县极为出名,每日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个略带怪异的笑容:“十余年前,常宁县不过是个下等县,人口不多,商路也不繁荣。可如今看来就比那金陵十里秦淮也差不了多少了。”
“王爷,这样的县城,这样的县官,您应该去走一趟的。”
拜别了云鹤道长,宋君谦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甚至骑在马上时还因为分神差点在遇到坑时马失前蹄,把林文辛吓了一跳,连忙驱马靠近攥住了他的缰绳。
“王爷!”她语气堪称严厉,“骑马怎可分心?”
宋君谦回过神来,也有些受惊,赶忙一勒缰绳。他们在队伍中间,为了不影响别人,双双驱马往路边跑了几步,直到停下来才苦笑着道歉:“抱歉,我一时有些走神,下次不会了。”
“王爷自从云鹤道长走后就有些心神不宁,可是那常宁县大王庄有什么不妥?”
“妥不妥的,不曾亲眼见到,我也不好妄下定论,但是云鹤最后说的那几句话,却有些古怪”
宋君谦回想起云鹤道长说的话,双眉不自觉地拧起:“若说遇到了一个劝学的父母官,当地求学上进蔚然成风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关于那几个庵堂的描述却令我耿耿于怀。”
常宁县再怎么繁华,也不过数万人口。光这一个小小的县城却有三座庵堂,再加上静因寺他曾有所耳闻,其中僧众不下数百。这么多的男男女女看破红尘,入寺修行,实在是不合常理。
大炎推崇佛教,先前凡是持有度牒的僧众都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种种福利之下,引得不少百姓纷纷剃度出家。先帝刚刚登基那会儿曾经狠下心整治过一番,自那以后想要取得出家度牒并不容易。盛京城和各大有名的寺庙可能还好些,但像常宁县这种情况,绝对不正常!
而且……
他叹了一口气:“云鹤道长并非轻浮孟浪之辈,却将寺庙庵堂与金陵的十里秦淮相比……恐怕问题不小啊。”
这……林文辛默然:她年幼时曾经在江南待过一阵子,自然也是去过金陵的。秦淮十里,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怎么也和佛寺庵堂扯不上关系,莫非,其中当真另有隐情?
两个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沉重:刚经历过刘家村之事,总不至于这常宁县、大王庄,又是一个人间炼狱不成?
因为心里装着事,接下来的路程中,两个人都有些忧心忡忡,吓得两位护送的武将行事更加小心,原本还想着劝谏宁王殿下不要再停靠常宁县拖延时间的话也都咽回了肚子里,只是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