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驸马(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上善若水,大道至简,此刻彭明义就是说出“福兮祸兮”的话李青棠都不会感到诧异,这老先生分明是来教她如何全身而退如何独善其身如何做人做官的,可惜啊,水在缸中,大道在君王手中,福祸无关先来后到,是她再平和也躲不开的。“老先生明鉴,花都繁华,虽来数月仍眼花缭乱,眉目不清几多混沌也是有的,先贤圣人的话如今对学生来说颇有些模糊了。”
“山水之间唯一气,一气定乾坤,俯仰之间只一人,一人坐天下。花山单薄不比花都厚重,哭笑两浮沉,悲喜一死生。殿下可知你身上缺什么?”彭明义这是大禹治水、改弦易辙,约莫今日要把她摁下来,踏踏实实、安安稳稳的,谁家女子抛头露面、身陷男儿险境哉?
李青棠不着痕迹地看了李仞一眼,浅浅道:“学生愚钝,老先生是说学生过于冒失莽撞,少了沉着冷静?”她自省道,“似乎确实如此,倘若学生沉着些,陈州一事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李仞不发一言,好话歹话都不作声,李青棠不大能摸清他究竟想要什么,一来一回之间似乎也说了不该说的话,又似乎都是无甘紧要的。朝廷的律法有的叫人摸不着头脑,譬如“欺君”一事,好像很多时候都算得上是欺君,又很多时候君王不在意,归根究底无非是看君王的心情罢了。那彭明义想要什么?断不会仅仅是为了教她如何做人吧。
彭明义听了后说:“殿下聪慧,殿下缺的是定力,为大事者,不可不定,不定则动,动则慌,慌则乱,乱则败。苏老泉《心术》篇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此亦是为人之道矣。”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又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那是淡泊,我说的是定力,”彭明义打断李青棠脆生生的背书声,道,“殿下不缺书卷气,想在花山最不缺的便是书,可殿下读许多书,看许多事,到底是纸上谈兵、空言无补,这些书教人淡泊,教人明志,就是不教人如何有定力。”
是故?
彭明义此人不痛快,翻来覆去只有“定力”二字,似乎就等着李青棠忽然开窍,悟出其中真意:“定力,老先生说的是遇事多想、多看、多思,老先生又说花都厚重而学生单薄,可得一个‘笃’字,”李青棠忽想起李景训的“竹里也”,她思而言,“《尔雅》释笃,‘厚也,固也’”。《说文》言,‘笃,马行顿?’,顿?则静,静则安,安则沉,沉则胜,遇事要缓,缓才能一片清明。”
“嗯~”这个回答该是能让彭明义满意几分的,“殿下要知道,定力与淡泊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之间少了一味欲望,无欲无求叫淡泊无为,有欲有求才会有定力。殿下有句话说的好,就要一个‘笃’字。”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