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下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杨柳翌日醒来时,半边身子都是麻的,嗓子也有些痛。

    天蒙蒙亮,寂静无声,并没有习武的声响。

    杨柳简单洗漱一番,出门也没遇上什么人,院里空荡荡得厉害,连车马都消失不见了。

    走了也好,交战在即,边境哪里是久留之地?单看暗探的劲儿,分明是冲着他来的。他们这些日子,搬家就搬了许多次,若说他不清楚突厥的打探,杨柳是不信的。

    人走了,杨柳倒是能召集赵庆等人。

    此处虽僻静,但突厥暗探也总有寻过来的一天,自然不能待在这儿。不过担忧遗漏机务,杨柳还是谨慎地又将各个角落都看了几遍。

    萧策安的寝居她没去,可机务大多也在那里。杨柳最终还是决定进去一看,别的倒是没有,只案上有一封未装敛的书信,信下是一卷明黄的锦帛,铜轴厚重,蜡封漆得严严实实。

    杨柳把玩一番,飞速掠过那信,也就收了起来。

    及至外出租赁房屋,戴着斗笠披风,杨柳还是冷得打了个哆嗦。路上行人稀疏,偶有路过的,也是揣着袖子疾步快走。

    这般靠北的地方,十月的光景,就有这么冷了吗?

    找了个离县衙近的地方住,杨柳四处闲逛。

    冬日里百姓要用柴取暖。因冬日长,消耗的柴木自然不在少数,许多树往往未长成就被砍了,拿来建造房屋定然不够用。

    然而这边土质黏实厚重,掺了秸秆碎搅和在一起,用筑板夹立浇灌,便成就一堵墙来。再用铸就的土砖在里外分别磊砌,建成的房舍也算得上□□。

    粗壮的圆木拿来做梁椽,用木板或是瓦砾铺上房顶,再搭厚厚的茅草。

    远远看来,笨重质朴,兼之风吹日晒土泥脱落,自然算不上美观。可不漏风不漏雨,风吹不倒雪压不塌,对寻常百姓来说,就已经是十分满足了。

    杨柳一路行来,还见了许多搭棚居住的人家。细问之下,大多是从附近突厥猖獗的地区逃来的,县令开了城门放人进来,重新登记了户籍,这才有了一席安身之地。

    如今正是衣食艰难的时刻,何谈营建房舍?

    他们都是些没有家的人。

    等到与突厥的大战结束,那些故池中的房舍领受战火摧残与烧杀抢掠,又无人修养,想来便要坍塌作废土一堆了。

    哪怕占领了城池,突厥人又怎么会长久地留在城中呢?他们的牛羊不允许他们长期定居,习惯了狩猎的身体也不支持他们摆弄庄稼。

    便是划分疆界,也不过是大笔一挥:以某山某河某关为界。

    如此模糊的划分,造就广阔的中间地带。若是有了人家,脚下的土地便归于故国。若是荒无人烟,就说不清究竟是谁的领土。

    故城化作废土,百姓内迁,大雍的疆域,就少了。

    在江左时,父亲就曾不止一次地同杨柳讲过,武将有守土之责。

    头可断,血可流,国疆寸步不能让。

    父亲拼死守护的地方,杨柳也想多看看。

    ……

    窦将军伫立在?望台上,点点湿润的凉意打在他脸颊上。

    参军低呼:“将军,下雪了!这才刚入十月!”

    窦将军瞳孔放大:“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