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八十三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年初一,王文茵奔波在朱仙镇各家米粮铺子间商谈米线技术转让事宜,晚上还同绿珠一道儿抢救了一名产妇和婴儿。

    大年初二,天还没亮王文茵就率领张二嫂、李阿萍、鲁大他们几人赶去了汴京城。

    汴京,北宋的首都,人口逾百万,由外城、内城、皇城、与宫城四重城垣组成。城内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贯城,是各地贡赋物品漕运通达京师的主要物流途径,被称为京城的生命线。四条运河尤以汴河最为繁荣,沿河两岸是首都经济贸易的中心地带,遍布邸店、酒楼、商业行市等。【注1】

    隋唐时期,长安城是由坊墙围合而成的里坊制,城市景观呆板单调。到了北宋,官府逐渐放开政策,允许市民在街道两侧种树、掘井,搭建凉棚。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临街的坊墙被邸店替代,街道不再只是交通枢纽,也是市民观光、聚会、交流的场所。厢坊制因此逐渐取代了里坊制,商业布局也由唐长安封闭的坊市制变成了宋东京开放的街市制。【注1】

    汴京城内共有8厢120坊,城外又有9厢14坊,当中以“南河北市”的商业区最为著名。“南河”指的是城南的汴河沿岸,“北市”则是城北的马行街、潘楼街一带,这里不仅有邸店、药铺、夜市,还有果子行、肉行和米行。【注1】

    从朱雀门进入汴京内城,沿着南门大街直走便是赫赫有名的州桥,过了州桥便是直通宫城的御街,御街右侧是右一厢,左侧是左一厢。【注1】

    王文茵在南门大街靠近州桥的坊巷租了两辆马车,对其余三人道:“今日要跑的铺子比较多,咱们分开行动,坐马车能省脚力,还能节约时辰。婶子你同鲁大去找右一厢那边几家最大的米粮铺子谈判,我跟阿萍去左一厢那几家。今日时间紧,任务重,能跑几家是几家,晚上咱们回朱仙镇再碰头。”

    “好嘞。”张二嫂二话没说,带着鲁大乘马车前往右一厢。

    右一厢,全称叫右军第一厢,内有乐台坊、新昌坊、光化坊、兴国坊、宣化坊、常乐坊、利仁坊、敦义坊,共计八坊,约7000户。【注1】

    王文茵前往的左一厢,全称左军第一厢,位于南北御街之东,宣德门至曹门大街以南,以汴河为界,划为南北两部分,共计20坊。北区从新街口至州桥,内有太平坊、明殿坊、福善坊、信陵坊、安业坊、通利坊、宣平坊;南区从汴河至内城南墙,内有通济坊、宝积坊、兴宁坊、嘉善坊、崇德坊、景宁坊、昭德坊、兴道坊等坊。【注1】

    汴京最大的几家米粮商便均布在这二十八坊之中。

    左一厢比右一厢坊多,米粮铺排布更稠密,王文茵选择去左一厢的主要原因是要先去赵太医府上通知赵元宁初三提前收割甘蔗,运往丰收村制糖的事。

    赵家府邸位于福善坊,离大相国寺所在的信陵坊很近。

    王文茵到的时候门房说赵元宁随同父母兄长出去拜年了,估计要到晚上才回来,于是便给他留下口信,委托门房转交,还提了一嘴说自己今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