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八十七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霜。”【注2】“在遂宁的伞山周围,制糖的‘糖霜户’便有几百家,当中仅有少数能出品优等糖霜,其余只能出产中下等货品。当地虽有众多甘蔗田,但制糖技术却只掌握在少数几家制糖坊手中,蔗农也只能将甘蔗榨成糖水贩卖给制糖坊赚取原料费。是以我朝市面上的糖霜因稀缺才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注2】
“此外,我朝种植的甘蔗大体可分为杜蔗、西蔗、?蔗(又名荻蔗)、红蔗(又名昆仑蔗)这四类,红蔗只适合生啖,?蔗可用来制作沙糖,西蔗虽可做糖霜,成品色泽却不佳,唯独紫皮杜蔗是制作糖霜的最佳品种。”【注2】
听到这里秋月忍不住插嘴问道:“原来这沙糖与糖霜竟是用两种不同的甘蔗所制而成?”
王文茵嗯了一声:“沙糖即熬造浆式糖,唐朝人雅称‘蔗浆’,是将甘蔗挤压取汁后于大锅内用温火通过‘煎熬法’熬煮成黑枣合色,再将其中的糖蜜分离澄清后的一种‘液态糖’。八闽福建路的福唐便是沙糖的主要产地。”【注2】
“而糖霜的制作技术则是由一位唐代高僧‘邹和尚’所发明。据传邹和尚学识渊博,热衷研究技术,喜欢到处游山玩水。唐代宗年间他游历四方到了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见当地虽盛产甘蔗,制糖技术却十分落后,蔗农只能靠暴晒获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于是便潜心研究,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一整套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推动了当地制糖业的发展,使遂宁糖霜闻名天下,家喻户晓。”【注2】
绿珠边听边打量王文茵,回想起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彼时只觉这女娃气质非凡,绝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后得知她竟是兴隆堂的幕后老板时,惊讶之余又觉得本应如此。只是心里一直好奇她究竟出生于什么样的人家,见她不愿细说,便也没再追问。
“想不到妹妹小小年纪,竟如此博学,今后姐姐可要向你好好学习了。”绿珠由衷道。
王文茵脸一红,嗔道:“姐姐你可别笑话我了,我也只懂一点皮毛而已。”
“不,我说真的。妹妹你上次教我的那个产钳,身为大夫的我竟从未听过也未曾见过,实在惭愧。”
“这不能怪姐姐,因为这不是这个朝代……”王文茵顿了顿,道:“恕我现在还不能告知这背后的详情,等将来有机会我再同姐姐解释。”
绿珠理解地笑了笑,轻轻捏了捏王文茵的手,“妹妹不必介怀,你的顾虑我都懂。”
绿珠猜测王文茵可能同她一样是犯事下狱官员的后人,不便道出自己的身世。
王文茵只能将错就错,顺水推舟感激道:“多谢姐姐理解。”
****
赵元宁此刻正站在米线作坊门口眺望,见王文茵她们乘坐的马车到了村口,便跑过来告知:“这会子蔗农正在卸甘蔗,作坊的院门口已经堵住了,几位小娘子不如先去别处转转,待会儿卸完货我再来唤你们。”
王文茵想了想,提议道:“不如我先带两位姐姐去生态农场转转?”
“好呀,我正好奇妹妹的农场究竟长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