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16章安建三十一年,六月初。
安丘县负责征税的范师爷带着差役在各村收粮。
按照纪县令给的账册去收即可。
这事范师爷是做惯了的。
在此地当了十几年的刑名师爷,还能不懂这个。
但这是头一回收粮收的那样顺利。
各家各户跟之前比,几乎抢着纳粮。
也不是他们真的心甘情愿把粮食给出去,而是生怕突然有什么变数。
一亩地只收三成的粮。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啊。
也就一些年纪稍大的农户,遥想四五十年前,好像本地有过两成粮税。
其他时候,那可是一年比一年重。
“纪县令心慈,帮咱们提高收成,还帮咱们减轻田税,真是个好官啊。”
“快交吧,如果以后朝廷令改了,也改不到咱们头上。”
“对,赶紧交。”
安丘县各地,在六月中旬,就把该交的田税全部交齐,心里别提多美了。
怎么感觉,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呢。
炎炎夏日,心里却格外舒爽,不用担心明日吃什么,甚至不用担心秋天冬天吃什么。
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更是高兴。
他们并未像大多数人一样去休息,而是继续在田间忙碌。
罗玉村的罗三叔家里还种了春麦,他们家还能再收一季。
虽说春麦收成不如冬麦好,那也是粮食。
按照三成田税来看,他家今年剩下的粮,足够全家十几口全都吃饱!
如果再加上生长旺盛的油菜地,明年说不定能给家里添置一头牛!
这日子,想想就有盼头。
即便如此,罗三叔还是觉得遗憾。
因为他家只顾着种田,没有学隔壁弓家小子养蜂。
如果能分出一房人出来养蜂,那现在家里都有蜂蜜吃了,不用拿捕来的野兔去换蜂蜜糖。
弓家在油菜田里面放的蜂箱,攒了不知多少糖。
毕竟现在那么大片的油菜地,蜜蜂们也忙啊,听说每日都要去割蜂糖。
虽说如今蜂糖产量高了,大家也卖不出去,可放在自家吃那也是可行的。
谁会不喜欢吃糖呢。
有人劝道:“养蜂也不容易,特别累。你家种两季麦子,又种油菜,还带着几兄弟出去猎野兔,砍柴火,已经够累的了,稍稍歇歇吧。”
“不趁着丰年好好攒家底,等以后怎么办?”罗三叔瞪眼道,“跟饿着相比,累算什么。”
他家重孙女刚出生没几日,以后多一口人吃饭,要好好攒粮食的。
说话间,衙门来的差役登记他家孙女的信息。
两岁的幼儿年底会有扶济发放,必须登记在册。
罗玉村如此,其他各村,乃至魏家镇,县城的百姓,都是这样。
即使是本地大户,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衙门倒是对他们有要求,那就是各家佃户的租子要少一些。
今年田税不重,那他们的租子若还如往年,官府会来追究。
有人暗骂纪县令事多的同时,也明白纪县令为何这样做。
还不是为了当地百姓。
作为本地人,即使嘴上骂,心里倒是佩服这个外来的县令大人。
各家全都应下来,同时还盼着纪县令忙完夏税的事,把整顿县学提上日程。
这事确实要紧,纪楚看完夏税的账册之后,便着手准备县学的事。
教谕现在每天美滋滋的,只要县令大人记挂着县学,那一定没问题。
为什么?
看看现在的安丘县啊。
今年收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