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金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与此同时。

    姜同云也在跟谢怀?讨论双方人数差距的事情。

    “我知道,你把大部分人留在宿州,是为了继续防备晋军。”姜同云骑在马背上,遥遥望向前方,“可我们现在只有两万人,金陵却有五万驻军,人数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是啊。”看自家夫人眉头紧锁,谢怀?就忍不住想逗一逗她。

    他似真似假地叹道:“滁州那位刺史大人骂我骂得这么凶,我还以为他会跟我打上一场呢。打了滁州,咱们至少还能再多个几千人吧。”

    听到谢怀?提起滁州的事来,姜同云也是忍不住笑了:“我先前还一直担心,真要跟滁州打起来了该怎么办呢。”

    虽然谢怀?很早就宣布要带兵入金陵查清吴王等人谋逆一案的真相,但他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而是等这件事在全国各地都掀起舆论之后,才开始带人南下。

    他们这一路走得算是相当顺畅。

    最开始的濠州和泗州早就倒向了谢怀?,所以当谢怀?的队伍经过这两州的地界时,当地都是直接打开城门放他们同行的。

    有濠州和泗州带头,后面的州府自然也完全没有反抗。就算不敢明着支持谢怀?,也没人为难他们,顶多就是关了城门,不让他们从大路上走。

    直到他们走到滁州地界上。

    滁州那位老刺史今年五十八岁。听说他年轻时也是颇有才气,三十来岁就中了进士,入朝为官。只是此后仕途一直不顺,外放后就一直在地方打转。如今他的这个刺史之位还是几年前,大行皇帝偶然想起他后特意提拔的。

    也许是感觉自己受了大行皇帝的赏识,所以这位刺史大人说什么也要维护大行皇帝一脉的正统性。

    是,赵王即位过程确实疑点重重,但他毕竟是先帝子嗣。即使要质疑赵王即位的合法性,也应依据大越礼制,召集宗亲朝臣共同商议。

    你谢怀?一个旁支宗室,带兵直逼金陵,难道不是欲行不轨吗?

    靠着这套逻辑,滁州刺史第一个站出来响应谢怀晟的指令,不仅下令闭锁滁州城门严阵以待,还亲自写了一篇檄文痛骂谢怀?。

    但……他的响应也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是个文人,打嘴仗是他的拿手好戏,可真要他一个快六十的人领兵阻击谢怀?,那可真是太为难老人家了。

    所以别看滁州刺史在谢怀?来之前骂得很凶,但真等他们队伍路过滁州的时候,两边居然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这虎头蛇尾的结局,还真让提心吊胆、以为自己要亲身经历第一场对战的姜同云有些哭笑不得。

    看到姜同云心情变好,谢怀?才开始认真地跟她分析情况。

    “这次出来,我把邢国公麾下的三千骑兵全都带上了。”

    这三千人全是精锐中的精锐。当日与徐王正面交战时,全靠他们顶住对面五千人规模的骑兵,在第一轮短兵交接的时候撕开一道口子,彻底击溃了晋军的信心。

    除非谢怀晟下令把京郊的五万人马全部缩进金陵城里固守,否则一旦正面相争,过惯了好日子的金陵驻军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特意只带了两万人,除了要留人防守宿州以外,也是想要速战速决。”

    晋军虽然被打退,但当时并没有抓住徐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