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青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看着红彤彤、皱巴巴的小婴儿,姜同云刚刚升起的那点母爱迅速冷却。姜同云皱着眉,锐利点评:“……她好像个小老太哦。”
抱着襁褓的谢含昭顿时哭笑不得:“小孩子都这样的。养一养就好了。”
姜同云本想再吐槽两句,但想到这个崽崽以后要过的苦日子,没良心的亲妈终于生起了一点母爱之心,闭上了她的嘴巴。
谢含昭把孩子交给宫人照料,自己则仔细端详起姜同云的面色来。
见她神色轻松,已经比刚才精神许多,谢含昭便也高兴起来:“大嫂嫂说她过两天再进来,顺便给孩子送些衣物用品。还有钟姐姐和宋姐姐,她俩如今也在赶回金陵来的路上了。”
听到谢含昭提起钟蘅、宋芷二人,姜同云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她们离开金陵已经快有两年了。
这两年的时间里,她们自越朝最东边的海州出发,沿着边境线一路往西。途中虽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一点也没有打消她们对旅途的热情。去年年中的时候,她们还从安州寄回了两人合作所写的第一本诗词集合。
除了写诗观景之外,钟蘅二人还秘密肩负着替姜同云巡视边境的职责。
靠着她俩寄回来的一封封书信,姜同云和谢怀?这一年来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暗藏的矛盾,确保朝廷的安民抚边政策能够被切实推行。
可以说,她们虽在暗处,却为越朝彻底收拢边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说起钟蘅她们,姜同云又忍不住想起了如今留在杭州的木樨和柳四娘。
谢怀?刚登基那会儿,她俩也都被接到了金陵来。但她们实在是适应不了宫中的生活。
姜同云也不想两个陪伴自己多年、名为主仆实则更像朋友的姑娘受到拘束。在征询过她俩的意见后,姜同云给她们准备了一笔钱,送她们回了杭州。
如今柳四娘女承父业,在杭州开起了医馆,专治各种跌打损伤;木樨则盘下了一家绣庄,做起了绣品生意。
虽然就此分离,往后恐怕也见不了几面,彼此之间的联系只能用信纸维持,但只要知道她们过得好,姜同云就觉得,自己在金陵的努力不算白费。
想到这里,姜同云转头看向被宫人抱在怀里的女儿。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照在那只绣着金线的大红襁褓上,蓦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辉。
姜同云的心变得一片柔软,却跳得更加坚定。
为了她和谢怀?的抱负,为了更多像钟蘅那样的人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更是为了这个孩子的将来,她都得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不过没事的。
她从来就不是孤身一人。
*****
刚刚出生的孩子还不好正式起名,姜同云便打算给女儿取个乳名先叫着。
但是起名,真的是个很难的事情。
姜同云想的几个,谢怀?都觉得太普通;谢怀?取的吧,姜同云又觉得太重,不适合做小名。夫妻俩花费了好几天的功夫,头发都想掉了不少,也没能拿定主意。
最后还是老爷子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