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送锦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晨没要,却收到一双帆布鞋。

    淳于芳:“当时,我买的时候就想给你也买一双。不过,那时候茉莉给你买东西,我又给你买,感觉像是故意讨好你。这次本就是你带着我才赚到钱。如今,你不收利润,总该收下这双鞋吧。我按你的尺码买的鞋子,比我小一码。”

    “你这样说我还能拒绝吗?谢谢你,芳芳。”林语晨收下黑白色帆布鞋,笑说,“进大学,我也跑得快了。”

    两人笑作一团。

    张茉莉出面请李丽珍,林语晨出钱上灵江酒楼,带上淳于芳。

    淳于芳也顺势搭上李丽珍的人脉,给她未来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帮助。

    林语晨是借着谢师宴的名头,但是张校长是明白人,谢绝了她。

    张校长对李丽珍说:若真是谢师宴倒也罢了,若是你们谈合作的事,那就是丽珍自己的事,我不方便参与这场饭局。

    李丽珍笑话他:“一辈子谨小慎微,也就做个校长了。若不是我不好出面,又怎么会趁风口投资个大学生。”

    灵江酒楼的包厢里,四个女人坐一张小圆桌,彼此互相认识一番。

    李丽珍环顾三个大学生:张茉莉是自家人,最可信。侄女为人直爽大气,却不喜欢理事,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作为小婶,当然要拉一下自己人。

    林语晨长得漂亮,难得是有一颗配得上这份美的头脑。并且,她只想潜伏而不是高调,属于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这就有几分像李丽珍自己,也是李丽珍想要提拔林语晨的原因。

    与两人不同得是淳于芳,长得周正不说,甚至有点“小帅气”,而且初生牛犊不怕虎,既有她这年纪的果敢纯真,也是颇有时运的人。

    做生意,运气很重要。淳于芳现在就是一把一点就燃的火焰,烧得好,可以用很长时间。

    “来,我们干杯,祝我们芳芳同学事业顺利。”李丽珍举起杯子,“也祝大家学业有成。”

    张茉莉顺势跟上。林语晨也看向淳于芳。淳于芳有点脸红,举起杯子说:“谢谢大家,我也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赚钱,一起致富,干杯!”

    “干杯!”四个年龄不等,性格各异的女人达成合作。

    这餐饭诞生灵省未来最有钱、最有名、最风流、最神秘的四个女人。

    散席后,张茉莉和李丽珍走了。

    淳于芳把装味精的袋子递给林语晨,轻声说:“这是送给赵警官。我知道他现在是局长,不能乱收东西。但这是我的感谢。大伯的事,还有我,甚至蓝姐姐在天有灵,都会欣慰吧。

    只是,若我就这样送去,他应该不会收。所以,拜托你帮忙送给他。拜托……”

    林语晨接过塑料袋,笑说:“你不如送他一面锦旗,就写:人民好公仆!他一定会很喜欢。”

    “这样会不会太夸张?”淳于芳眨眼,还真动起送锦旗的心思,“你想逗他别拉上我。我感激他,可不敢得罪他。”

    “……不都这样吗?他是警察,帮老百姓做事,你感激他,送他一面锦旗,就送市局里去。”林语晨还记着赵晓琳骂人的话,不都是赵有归带来的麻烦。

    她就想让他尴尬到社死。

    “不然,我帮你做锦旗,咱们一起送?”

    “你……来真呀?”淳于芳扬眉,狠了狠心,“你别后悔。我来出锦旗的钱,可是找谁做呢?”

    两人对一眼,整齐说:“华丽衣料店,何方明!”

    何方明已经回家好几天,听说摊位试点的事,为此介绍亲戚去深地进货,得不少好名声。

    这日,他正好在店里画冬季的服装款式图,见到林语晨和淳于芳,先惊后喜:“林大学生……淳于……”

    “淳于芳!”淳于芳大方地笑说,一点不介意何方明没有记下自己的名字。因为,她知道在未来何方明、乃至灵江市都会记得自己。

    “何叔,你叫我林语晨就好。别客气。我们来拜托你帮点小忙。”林语晨把来意说出。

    何方明拍胸脯:“这是多高兴的事,放心。我保证给你做最好的锦旗。你们要送哪里啊?”

    林语晨:“市局。”

    何方明瞬间想起张茉莉那句:咱们在市局有人。

    “哦哦,这样啊,放心吧。明天……明天上午来取,怎么样?”

    “正好。我们也想明天送完旗子就回老家。”淳于芳点头。

    何方明记下她们的要求,又问署名的单位、名字等。一听说署名是“晨芳国际贸易、淳于芳”,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样,还细细打量淳于芳一番。

    随后,他客气地笑说两句,准备去店后的作坊寻红布、黄色的流苏、布料。

    林语晨好奇他现在的规模,问了声:“何叔,方便我们去参观吗?”

    “可以。”何方明想起火车上提防她的事,尴尬笑说,“林同学、淳于同学,你们别介意。这年头寻到点做生意的门道不容易。吃这口饭就得多加小心”

    “我们明白。”林语晨知道他是想起火车上的事,环顾店里的服装,岔开话题,“现在挂得是入秋的衣服呢。”

    “对,我们都是早一季节上货。现在,后面几台缝纫机已经在赶做入冬的呢大衣里料。”何方明请两人穿过店铺后的小门,过了一座小院子进一处门庭。

    搭棚造起的平房里放着三台缝纫机,一张裁床,几名妇女在穿针引线缝制呢大衣。

    “呢大衣原来是手工缝制啊?我一直以为是缝纫机踩出来呢。”淳于芳好奇说。

    “呢布面料厚,缝纫机过不去。而且踩出来线脚不密。春夏秋装的薄款可以用缝纫机,但是冬装的呢大衣不行,里料还是会用缝纫机。你看这边,我从那边带回一批真丝面料,可以用缝纫机。大冬天啊,城里女性也能穿上漂亮裙子。”

    淳于芳想象真丝裙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