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沈乘月站在佛堂门口,抬眼望向两侧参天的古树。

    佛堂地处深山,周遭一片宁静,人迹罕至,正是她母亲的幽居之所。

    沈乘月深吸了一口气,扣响了门环。

    很快有披缁削发的比丘尼开了门,认出她来,便请她进去,随后就安静走开去做自己的事了。

    沈乘月也不需要有人引路,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母亲所在的房间。

    此间门窗半敞,采光很好,窗子里透过来的光映得满室明亮,却实在不能用窗明几净来形容。因为架子上、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凌乱无章,地面上也几乎无处落脚,铺满写了字的宣纸。

    一名素衣女子正握着书卷半倚在榻上,一只手握着笔,偶尔在书上用小字批注些什么。

    沈乘月敲了敲门,她便抬头看过来,脸上未施脂粉,看起来干干净净,她并未削发,长发用一根木簪挽住,身上带着很平和的书卷气。与外人口口相传的那位因夫君宠妾灭妻而被迫离府从此以泪洗面、心如槁灰的深宅怨妇实在相去甚远。

    见到女儿,她微笑着喊了声:“陶陶。”

    这是沈乘月的小字,取意“且陶陶,乐尽天真”,但除了母亲,几乎没有人这样称呼她了。

    “母亲,”沈乘月放下手里的食盒,“给您带了吉安斋的薄酥饼,甜口和咸口的都有。”

    “多谢。”

    两人并不亲近,互相问了好后,一时竟然无话可说。

    沈乘月垫着脚从满地宣纸中挤了进来,先到屋中佛龛旁上了一柱清香,合掌拜了一拜。

    “你开始信佛了?”

    沈乘月反问:“佛教可有有仇必报的教义?”

    “没有。”

    “那我且信个十之一二吧。”她坠入了循环,倒也无法全然不信。

    “哪有这种信法?”

    沈乘月笑了笑:“母亲,近来可好?”

    “还不错,你呢?”

    “也还不错。”不那么想寻死的日子,都算得上还不错。

    “坐。”

    沈乘月为难地四处打量了一下:“您这房间里,居然是有椅子的吗?”

    “齐民要术下面。”

    “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房里的书籍堪称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沈乘月找了一圈,才从一本介绍鸟类的《禽经》边发现了这本《齐民要术》。

    她拨开这叠书和下面厚厚一层写满了字的宣纸,才发现了一只承受了它本不该承受的重量的可怜木凳。

    “要不我还是在门口台阶上蹲一会儿吧。”

    沈乘月和母亲没什么话说,以往每次前来探望,都只是在门口站一会儿,聊上两句近况,便告辞离开。只是今日她未乘马车,靠自己爬上了山,实在有些累了。

    “坐吧,塌不了。”

    沈乘月局促地坐下:“我面前的莫非是个茶几?”

    她抬手想帮母亲整理一下,却被阻止:“不用管,这叫乱中有序,我记得每本书的位置。”

    “好。”

    两人都安静下来,房里只剩下书籍翻页的声音。

    沈乘月看到眼前一本书封页上署名“寒书居士”四字,而她的母亲正是姓俞,名寒书,便翻开书看了看,却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没看懂,只得讪讪放下。

    她突发奇想:“我能借阅几本书吗?”

    “可以,”俞寒书点头,“但要记得还回来。”

    “好。”自己一觉醒来,书就自动还回来了,还挺方便的。

    沈乘月就近在茶几上随手取了一本,拿在手里才发现是本《范村梅谱》,讲梅花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她倒也不挑,握在手里准备带回去翻看。

    “我昨晚和父亲吵了一架。”她说。

    “哦。”

    “……”

    半晌,俞寒书才反应过来,自己也许该多问上一句:“怎么了?”

    “先是我做了逾矩的事,”沈乘月描述得不偏不倚,“父亲批评我的时候,我用楚姨娘的事反击了他。”

    “而你需要我的意见?”

    “我只是想,也许我可以和你聊一聊。”

    我遇到了很多事,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对与错,我并不是每天都那么坚定,我也会迷茫……

    “说吧。”

    “父亲带楚姨娘回家,是他做错了对不对?”

    “世事没有那么对错分明。”

    “……”可我只是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告诉我该恨谁、该怪谁。

    沈乘月抚着手中的书脊,母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