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此心难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四字之中,“食”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

    立于尘世,世人身份不同、经历各异,却在食物之事上达到了众生平等的境地。

    正因如此,念一他会选择在这庙中的一角开辟出一块种植食物的田地。

    不仅是给予那些处于底层的平民百姓温暖而熟悉的安全感,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告诫世人??

    即使是云隐寺这样传言中可以闻圣贤之语得道升仙的宝地所生活的如他们一般的高僧,依旧是离不开这五谷杂粮之供养的。

    所以......

    “布施者有福。”

    给予他人是一种积累善业的行为,农民通过种植粮食供养众生,实际上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布施,其目标更是无限无类,四海之下,芸芸众生,一视同仁。

    “耕耘即修行。”

    农民日复一日地耕种土地,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培养其耐心、毅力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本身便是一种修行。

    “供养饮食者,功德无量。”

    以己之辛劳,撒己之汗水来供养大众,这本身就是在积攒巨大的福德。

    以此类推,不仅是为众生提供“生命之基??粮食”的农民功德无量,每一个在各自岗位上共同为这世间他者提供服务与保障之人皆是如此。

    《法句经》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众生皆苦,求佛渡我。

    然若想摆脱苦厄困顿,其法不在于诸多佛法经文之中。

    而蕴于千千万个“我”之中。

    众生百态,喜怒哀乐,五蕴三受,七情六欲。

    我之所思,我之所悟,我之所想,我之所行,我之所为。

    败我,亦助我。

    救赎之道,自在其中。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念一缓缓吐出了一口清气,目光再次落到了面前女子的身上。

    他知道,她于那一两禾苗中看到了他的道。

    面前的女子刚刚曾赞他“心思玲珑”

    那她又何尝不是“灵秀天成”呢?

    望着萧尽欢始终带着浅浅笑意的眼睛,念一恍惚之间好像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少女。

    那个刚值二八年华却以一句“不愿祁天,唯愿求己。”引他驻足观望,福至心灵,忍不住前去攀谈的红衣少女。

    记忆里的红衣少女逐渐与面前的红衣女子身影重叠,念一微微定神,露出了一抹了然之意。

    他优雅地起身,从旁边的书架上拿下来了一本书递给了萧尽欢。

    “这是?”

    萧尽欢伸出双手,将那书接了过来,轻轻地抚摸着那上了年岁俨然有些陈旧了的封皮,好奇地打量着它。

    对于她的好奇,念一则是温和地笑笑,柔声道:“萧施主此行,想必不是为了自己之事,是为了他人之事吧。”

    萧尽欢点头,眨眼露出了一副“你看我就说大师您料事如神吧?果然如此~”的揶揄表情。

    念一一时失笑,紧接着便用手指在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