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对比差距(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司马迁辩驳了,他看着一步步将自己挪的更远些的卫青,委屈的说道:“仲卿,你还不信朕吗?”卫青嘴角抽了抽,停下了腾挪的动作,无奈说道:“陛下,臣相信您的清白。”但是陛下,再和您坐的近点,臣就不清白了,那是跳进黄河水都洗不清了呀。
刘彻委委屈屈的收回目光,再次看向天幕的眼神是无力又愤恨的。
该怎么解释,卫青才会相信他呢,哎,真烦人啊!
韩嫣人已经没了,那是过去的事,刘彻承认曾经是喜欢过韩嫣的,不然,也不会对他宠爱有加,任他出入自己的后宫。在王太后赐死他的时候,去给他求情,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自己对情人的喜欢是有限度的。
哦,至于曾经或者以后,一个接着一个死于非命的丞相?刘彻只能说一句命该如此。
甚至于刘彻还觉得黎苏苏说的很对,他就是用人如积薪怎么了?不服气吗?尤其是你汲黯!不服憋着!
刘彻根本不觉得错在自己。
他可是皇帝哎,手底下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没了你还有别人顶上,真以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你要是还有利用价值,说不定朕还能留你一命,让你安安静静的给朕做事。但你要是不识好歹,不让朕体面,那对不起了,朕只能给你体面??送你体面的去投胎了。
当然,肯定会有不识好歹的人说朕刻薄寡恩!
有本事你站出来!
为了不让你继续骂朕忘恩负义、刻薄寡恩,朕可以不用流放和腰斩的刑罚,顶多把你免职,或者,你安分点,自杀算了,省的朕被人议论。
看,朕多为爱卿着想?
“仲卿,朕绝对不会那样对你,你和他们不一样,朕就是不信自己也相信你。”刘彻抓着卫青的胳膊保证道。
卫青眼神往下瞥,看了看陛下紧抓着自己的手,叹了一声,没再说些什么。
而天幕之上,黎苏苏跑偏不自知,依旧在揭刘彻的短。
【主要是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对比才有伤害,对比刘彻和卫青一生的君臣想得,汉武一朝的其余臣子们实在是被碾压到地底的存在。
咱们首先提名张汤。
张汤是汉武一朝酷吏中最出名的一个,在张汤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武帝刘彻对他特别的好,然而等张汤失去了他的价值,立马就被刘彻弃之如敝屣。
用张汤来对比卫青其实是不现实的。
毕竟卫青可以算的上是刘彻一手培养起来的将才,和张汤这种后来者不能相较而论。
从另一方面将,其实刘彻对卫青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因为卫青是刘彻的亲自培香只效忠他自己的将军,给自己人在多的恩赏,刘彻也从不吝啬,更别说以卫青的功绩,这也是他应得的。
拜大将军又如何?封侯又如何?史上第一个大司马大将军又如何?以卫青的功绩,那都是他应得的。
而那些只会嫉妒,在底下叽叽歪歪的废物呢?他们要是能做到卫青的战绩,别说刘彻了,就是刘邦也能让他们封侯拜相啊。】
“没错。”刘彻点头诚实的回答:“自己没本事让朕封侯,还怪朕的仲卿太优秀。”
群臣难得的心虚不语。
人群中,被单拎出来做对比的张汤听到自己未来被皇帝弃之如敝屣后,抬起头,幽幽的朝皇帝看过去。
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幽怨的视线,正用张汤用的得心应手的刘彻难得的有些心虚道:“那个什么,你先听朕解释啊,张卿。”
张汤这一刻不知怎的,觉得自己像极了陛下后宫争宠的妃嫔,但是有些话实在让他不吐不快。
“陛下,臣明白,论打仗,臣,确实,不如??大将军。”但张汤是法家啊,论律法,朝堂上哪个是他的对手。
还拿他和大将军对比,自己就不自取其辱了,朝堂上武将也不少,后世之人你怎么就不拿其他武将对比,偏偏挑他一个法家呢!兵家的人都死哪儿去了!
张汤是聪明人,也明白其实自己只是皇帝手里一把得用的刀,用完就扔。这种敏感的戳皇帝心窝的话题必要时赶紧装傻充愣才是正策,不然怕不是要比原本的历史上更早被皇帝抛弃了。
刘彻:还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不知道怎么的,明明张汤的回答很正式,也很正经,但刘彻总觉得他说话的语气莫名的诡异。
汉朝的臣子不敢光明正大的内涵天子,唐朝的臣子们胆子就要大得多了。
毕竟他们大唐一半的江山可都是陛下带领着他们打下来的,功高震主一词,压根不存在。论功劳,还有比皇帝功劳更高的吗?只是,怎么说呢,他们家陛下是真的很爱哭啊,他们这些臣子某些时候的任务,就是劝陛下少掉眼泪珠子了吧?!
其中有一个人极为大胆,就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刚刚被皇帝喷了一脸茶水,喷的狗血淋头的长孙无忌。
只见他毫不避讳的对着李世民道:“陛下,您放心好了,臣等绝不会互相攀比,让陛下为难。虽然您感情充沛了点,爱哭了点,博爱了点,但是对臣等还是很好的。”
当然了,如果能更好久最好了。
群臣齐刷刷的点头,同时庆幸他们的皇帝是宽容大度的天可汗李世民,而不是脾气暴虐,疑心病重的刘彻。
明朝洪武年间,刚刚替好圣孙朱允?把武将集团清理的差不多的朱元璋觉得刘彻的行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