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如鲠在喉(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立春到,冰雪消,年节里,走亲访友最是不得闲。一连几日,侯府门前车马喧阗,恭贺声此起彼伏。官宦权贵之家的来往走动,确是大有讲究。该如何招待、该请入哪桌、该怎么安排落座次序、该上什么茶水、该回什么礼,何时该出来打圆场、哪些话可说、哪个词是忌讳……里头的门道儿简直比线团还绕,比井底还深。当然,这些原本都不是洛瑜该操心的事儿。
但凡事也偶有例外。
自除岁夜过后,方敏如“卧病在床”,长房季氏嫌她大过年的“晦气”,让她就待在院里养病。但一人着实打点不过来,除了梁氏外,季氏便把三房的洛瑜也薅上了,帮忙拜客送礼。季氏把里头的条条道道简单与她说了,使唤起来倒也得心趁手。
于是洛瑜这几天忙得是脚不沾地,陪笑着脸都快僵了。众夫人聚在一处闲谈时聊起的一些个内宅八卦也跟着听了几耳朵,无非是哪家新诞下个男孩儿;哪家的老爷新纳了个年轻貌美的妾,正室闹着要和离;哪家办的雅集上发生了甚趣事儿;哪家的纨绔儿郎最近改了性子,竟开始读书上进了;这家与那家刚定下婚期……
谈及婚事,一江氏妇人突然插话道:“说起来,我与三夫人还有些渊源。”
“哦?”众人好奇的目光纷纷朝她投去,又看了眼洛瑜。
“我那侄子,永定公府的世子爷,差一点儿就与侯府结上亲了,去岁夏至与三夫人正相看呢,孰料,唉呀八字不合,当初还是卫老夫人让我牵的线儿,贵府表姑娘温婉柔顺,我那大嫂满意得紧,谁知这好好的姻缘可就这么错过了……”
众人皆知这江氏素日仗着身份,是个嘴上没把门儿的,当着主人家的面儿,又是大过年的,竟也拿出来说道,故而一时无人搭她的腔。
不过,免不了有几道隐晦的打量不约而同地落在洛瑜身上,都是掌家多年的内宅妇人,如何听不出江氏这番话里暗含的意思,左一句“八字不合”,右一句“姻缘错过”,是在嘲弄这位侯府三夫人从前没有福分高攀上永定公府呢。
季氏呢,虽然心里厌这江氏哪壶不开提哪壶,但面上还是要佯装得体端庄,不露声色,于是清咳一声,正欲转口把话揭过去,却听洛瑜从容地笑道。
“言道是,有缘千里也相投,对面无缘不偶,红丝岂是有心牵。想是公府世子正缘非我,也正因此次错过,我如今才嫁给了夫君,两厢意合。”
简单两句,轻飘飘地把江氏先前那番话一一打了回去,江氏被她的话堵得一噎,神色尴尬地呷了口茶掩饰着。
季氏是个八面玲珑的,见状,急忙笑着出声岔开了别的话头,其他夫人跟着附和,氛围才重新热络起来。
然而梁氏却仍处于错愕之中,尤其听到“意合”二字,险些一口茶水喷将出来。
真个论起来,洛瑜和三郎的婚事,还是她在卫老夫人跟前儿提及的,说是“促成”也不为过。按说两人一个冷冰冰,打眼瞧去都吓人,一个则娇柔婉约,令人心生怜爱,怎么看都无法与“情投意合”沾上边儿,莫不如说“委屈将就”,她还倒更愿意相信些。
但电光火石间,梁氏脑中霎时想起三郎而今日日回府来,以及除夕家宴时,三房两夫妻在桌底下牵着的手……
……
午后难得响晴,积雪渐融,寒风也停了。
洛瑜好容易逮着个空偷偷歇口气儿,刚走到一处无人的偏廊下,就被人从背后抱了个满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