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五十五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做完这些,于欢便牵着枣子慢悠悠地向家中走去。

    这时代文人很受尊敬。

    自从于欢成了村中唯一一位教书先生,本就不错的人缘愈发好了起来。

    但凡家中有孩子的,见到于欢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先生。

    便是其他村民见到于欢,态度也十分友好。

    于欢笑着和路过的村民一一打着招呼,枣子走在她身旁,不用牵绳,自己就跟的很好。

    枣子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刚洗完澡,迈着大长腿,一路昂首挺胸地走在主人身旁。

    夏日的微风轻轻吹过,枣子身上鬓毛已然全干,柔顺的在阳光下浮动着漂亮的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鬃毛末端有一小块明显的缺口。

    于欢走路时不小心看到,又心虚的别过头去。

    万幸这孩子看不到自己脑袋后面,不然这会非给她这主人一蹶子不可。

    …………

    枣子的鬃毛可不只被她惦记过一次。

    早在新生入学时,于欢想照例送学生们一人一根毛笔,便打过枣子的主意。

    考虑到学生太多,她家枣子有被剪秃的风险,于欢这才停住蠢蠢欲动的双手。

    枣子躲过了颜值大幅下滑的风险,于欢就要付出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十三个人,三十三支毛笔,真的很贵。

    狩猎队有些人的毛笔用的多了,已经开始有些翻毛。

    不久的将来,恐怕也要换笔。

    虽说当老师的,没有给学生准备文具的道理。

    但毕竟学生家里都不富裕,于欢还是想能帮则帮。

    饶是于欢如今不算穷,想到整个班五十人将来都要换笔,仍然忍不住眼前一黑。

    当即暗下决心:等禁猎期一结束,定要多存些兔毛,以备不时之需。

    新生入学,照理说家家都要交束?。

    都是乡亲,于欢没打算靠这个赚钱。

    她自认古文这块素养一般,顶多就是教大家认个字,索性把学费给免了。

    毕竟是先生,虽说于欢说了不收钱,大家仍然尽可能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送了过来,大多是些吃食。

    村民们送的最多的就是些豆子、酱菜、蘑菇干菜干之类,有些家里条件好的还会送些肉干过来。

    各家手艺不同,做的吃食味道也不一样。

    刚开学那段时间,红姑她们每天都能吃到不同的新鲜口味,也颇有意趣。

    吃饭时,红姑便说起地里的庄稼。

    于欢今年没有偷偷用化肥,家里的秧苗和其他家的长势相差无几??都不大好??毕竟是新开荒,地力还没养好。

    红姑对此十分费解:为何养了一年的地,这庄稼反倒长得差了?

    于欢闻言有些心虚。她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好愈加勤快地浇水。

    新荒村过年那会儿雪下的挺多,春耕时,地里水分便能足一些。

    奈何北地气候干燥,到了夏季,庄稼对水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几大桶水浇下去,根本不顶什么。

    村里刚盖完学堂,没有余力搞水利,且大家也没有那个钱。

    因此今年,新荒村众人仍然只能眼馋北山村的翻车,自家仍旧是用人力运水。

    于欢天天背着只大缸,浇水不是问题。

    其他人家劳动力齐出,却还是忙碌的紧。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连孩子们都知道跟着操心地里的庄稼。

    于欢就听到小学生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