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个念头,程安然不是今天才有。

    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她躺在床上,脑海中也曾模糊地思考过未来,只是始终缺乏清晰的规划,只知道要按部就班地高考、上大学、找工作……

    直到今天在医院与董医生短暂交谈,她心中的迷雾仿佛被轻轻拨开了一些。

    程安然第一次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像董医生那样,拿着手术刀,镇定自若地站在手术台上,会是怎样的场景?

    那样的未来,她好像有点期待。

    程母被女儿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想到如今躺在病床上行动困难的程父,心中既欣慰又酸楚。

    “当然好啊。然然,妈没什么文化,但只要是你真心想做的事,妈都支持你。”

    看着程母泛红的眼眶,程安然走上前轻轻抱住她:“妈,谢谢你。”

    “你这孩子,这有什么好说谢谢的,妈就你一个,不支持你支持谁?”

    程母像小时候那样,抬手摸了摸她的头,语气中满是骄傲,“再说了,也不是谁家孩子都能考上一中的,咱村里你可是头一份。你从小就比其他孩子独立,又有主见,妈有时候还得听你的呢。”

    程安然忍不住笑起来。

    程母看着她,将泪意咽了回去,一个劲儿地把人往房间里赶:“去去去,别歪缠了,赶紧写作业去,妈洗碗了。”

    程安然就这么被推着进了房间,程母还贴心关上了门。

    随着“砰”的一声,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

    程安然坐到书桌前坐下,思绪却难以平静。

    尽管她总是嘴上说着压力不大,可心里比谁都清楚,以她目前的水平,想要在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中名列前茅,几乎是不可能的。

    她向初中老师打听过,城里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前的那个暑假,通常会报名参加补习班,提前学习高一的课程。

    尤其是那些初中学校本就不错的学生。

    无论是家里还是他们自己本身,在这方面都很有竞争意识,所谓“赢在起跑线”。

    甚至有些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为孩子聘请私人家庭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程安然知道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比。

    她既不是那少数的天才,也没有家庭资源可以依靠,想取得好成绩,就只能凭借勤奋努力,去一点点弥补差距。

    整个暑假,她几乎都在打工和照顾程父之间奔波。偶尔程母生意忙不过来,她还得去菜摊搭把手。

    尽管如此,她还是像挤海绵一样,抽空把借来的数学和理综三门必修一教材看了一大半。

    因为早就打定主意要学理科,她对文综的几门课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花费太多心思。

    剩下语文和英语,前者一向是她的强项,倒不用太担心,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节奏背书就行。

    唯独英语,程安然一度为之头疼。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从师资力量来说,乡镇中学肯定比不上城里的学校,尤其英语还是外来语种。

    就拿她初中学校来说,很多英语老师岁数都大了,年轻教师极为稀缺。大部分老师的发音还带着浓厚的口音,甚至连音节都发不清楚,更别提从其他方面为学生拓展知识储备了。

    所以英语一直是程安然最为薄弱的学科。

    这点从中考分数上就能看出来。

    若不是当初她逼了自己一把,在考前把所有单词都背了个滚瓜烂熟,她的英语成绩恐怕会比现在更糟糕。

    偏偏英语在高考中占的分值还不小,整整一百五十分,几乎抵得上理综的一半分数。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6-1=0”??想要拿高分,就不能有任何一门拖后腿的科目。

    为了不成为偏科严重的“瘸腿巨人”,整个暑假,程安然都在同英语艰难“作战”。

    每天上午早起一小时,什么都不干,就坐在书桌前背单词。

    她没有去找课外的生僻词汇,而是直接翻开英语书最后的单词表,从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单词开始挨个背诵。

    除了扩充词汇量,每天餐馆打烊之后,她还会边洗碗边戴着耳机听录音,默默地跟读模仿,仔细揣摩录音里的语气和语调,尝试把曾经那些烫嘴的发音给纠正过来。

    当然,一两天的坚持很难看到明显成效,但当她一如既往地坚持了整整两个月后,再回头去听从前的跟读录音,突然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而且还是突飞猛进的那种。

    努力换来进步,是一件特别激励她的事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