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上首,孙教谕飞速批阅学生们的策论。

    趁这个时间,杜青棠和傅文交换昨夜写的两道五经文,互相批阅。

    科举必考科目中,杜青棠更擅长经义、策论,傅文则更擅长诗赋。

    杜青棠有意帮助傅文提升在经义方面的作答能力,便主动提出交换批阅。

    傅文自然求之不得,双手奉上自己的文章。

    半个时辰转瞬即逝。

    杜青棠和傅文在对方的五经文旁边留下密密麻麻的评注,大多是个人见解。

    双方取回各自文章,一边细看评注,深入思考,一边在原版基础上根据所得所想略作修改。

    傅文感慨:“从前我独来独往,无人与我探讨学问,自从结识了青棠,不过几日便令我受益匪浅。”

    杜青棠又何尝不是。

    她从傅文的评注中窥见另一种破题思路,新颖别致,令她思如泉涌,恨不得立刻、马上赋文一篇。

    然时间有限,拟写一篇文章至少需要小半个时辰,这里又是课堂上,只能暂且搁置,留待回寝舍再写。

    “这大抵便是以己之长,消彼之短罢。”傅文若有所思地道,“以青棠的长处,消除我的短处。”

    杜青棠哑然无言:“......擅改兵法,扭曲语意,可真有你的。”

    傅文吃吃地笑,眉眼飞扬。

    谈笑间,孙教谕批阅完所有人的策论,轻敲戒尺:“诸位??”

    众人停下手头之事,翘首以盼。

    会是何人夺得最佳?

    前几日大出风头的杜青棠?

    还是身份尊贵,师从大儒的曹行粲?

    亦或是那几个成绩优异的同窗?

    “为师结合昨天的课业和今天的策论,评选出文章最为出彩的三人。”

    众人屏息,双目圆睁,一眨不眨地盯着孙教谕手中的答卷。

    “首先是杨承,你的四书文写得极好,策论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可为第三。”

    被点名的杨承昂首挺胸,咧开嘴笑,满是弱冠之年的意气风发。

    “其次是曹行粲。”

    曹行粲骤然攥紧毛笔,笔杆因大力咯吱作响。

    其次?

    也就是说,他得了第二?

    第一是谁?

    杜青棠?

    不不不,一定不是她。

    绝对不可能是她。

    如果他又一次被杜青棠比下去,又有何颜面留在清苑书院?

    消息传回夏京,怕是要被他的那些个兄弟们笑掉大牙。

    “你的四书文和策论构思巧妙,是为师从未见过的论述角度,其中融入拟代等修辞技巧,当为第二。”

    近百道目光从四面八方涌来,曹行粲近乎仓惶地低下头,不让他们看见自己青白交织的脸色。

    他们一定在嘲笑他吧?

    高门出身,首辅祖父亲自启蒙,还有大儒倾心教导,却只得了个第二。

    曹行粲脸上一片火辣辣,说不出是愤怒和失望更多,还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