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早膳以后,沈观才醒来,她让芸香把给他留好的早膳端过来,催着沈观吃完,又催着他换好衣服。

    沈观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着姜清杳的指示做了。

    他还记着昨晚,也记着上回说的话:“清杳,你气消了吗?”

    姜清杳想起昨晚,红着脸点点头,和他拉勾,也说到做到:“嗯,这事儿不气你了,咱们抵消。”

    “快些换好衣服,外面下雪了!”

    她兴奋的催他,时不时就往外张望。

    沈观顺着她的目光,往外面去看,过几天就是除夕,一年里最冷的几天,抚阳下起了鹅毛大雪。

    应该是半夜就下雪了。地上堆了厚厚一层的积雪,府里四处都一片白蒙,树上也挂着的水珠也结了冰。

    沈观走路,稳稳当当,踩起雪来绵软,一步一个脚印,要是从后面看,这串脚印瞧着一点歪斜都没有。

    姜清杳走路,走两步停三步,穿着双羊皮小靴子,用力的去跺雪,踩的噗呲作响,用脚印踩出一个圆来。

    若不是芸香在后面提醒姜县令还在府上等着她们,姜清杳还玩的不亦乐乎。

    到了姜府,姜县令惯例的问起沈观的文章。

    姜清杳不耐烦听,拉着两个小丫鬟一起跑到门口堆雪人。

    先滚一个大大的雪球。捏一个小雪团在手上,冻得手通红也不松开,找一片最厚的雪地,三个人一起将那点小雪团一点一点滚大。

    最后稳稳当当的堆在厅堂的正对门。

    里面谈话的两个人变得心不在焉,沈观时不时的便往外看。

    姜清杳几人又推出了一个小一点的雪球,想将这个雪球给放在那个大雪球上。

    正犯难呢。

    姜县令瞥一眼心在魂不在的沈观,分明还在回答他最近做的那篇文章的问题,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姜清杳。

    罢了。

    姜县令也不问了,放沈观也去堆雪人。

    沈观便过去,帮她们把那个雪球堆上去。

    姜清杳见沈观来了,搓搓冻得通红的手,眼一转儿,指指远处:“咦,那是什么?”

    沈观:……

    姜清杳眼神狡黠,那点心思都摆在脸上了。

    但他还是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配合:“什么?”

    果然,没一会儿,一双冰冷的手就贴上沈观热乎乎暖烘烘的颈间。

    身后姜清杳自觉得逞了,笑眯眯的。

    沈观有准备,但还是被冰的一激灵。少年转过来,俯低身子,方便她暖手。

    姜清杳被他识破,轻哼一声,收回手来,又去抓雪球,被沈观拉住,他给她捂手,说:“仔细冰手。”

    姜县令唤人取了几副鹿皮手套来,这几人就又玩闹起来,互相丢雪球。

    除夕的时候,姜清杳带着沈观陪姜县令在姜府守岁,住在姜清杳的院子里。

    沈观是第一次来她的院子。往日来姜府,都没有留宿。

    姜清杳领着他回院子,将厚披风脱下,换上家常的衣服,屋里还没暖和起来。

    沈观有些不赞同的看她单薄的衣服,走去侧间的暖炉添炭。

    姜清杳纳闷的问:“你是第一次来我院子吧,怎么觉得你做什么都挺熟门熟路呢?”

    一般人家的暖炉都在里间或是正堂。

    姜清杳格外怕冷,除了地龙,暖炉也多放了几个。就连侧间也添置了。

    沈观竟好像一早便知道似的。

    听到姜清杳问,沈观愣了愣,添炭的动作顿了下,不动声色道:“有吗?”

    姜清杳打量他:“当然有。一般人家不在侧间添暖炉的。”

    侧间大多是放杂物的,也不住人,自然不会添置。

    沈观神色如常,添好炭,将炉盖合好:“这我倒不清楚,不过往常在京城住着的时候,侧间也会添炉。”

    “这样吗?”

    姜清杳虽然还是奇怪,但她没去过京城,也不知道沈观是不是随口说的。

    不过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姜清杳一时好奇,过了一会儿就不放在心上了。

    快到守岁最后几盏茶的时候,大家都聚到厅堂去了。

    侍女准备了许多瓜子花生还有点心。

    姜清杳在玩翻花绳,沈观在一旁剥瓜子,盛了浅浅一小碟,就递给姜清杳吃一些。

    烟花响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跑出去看。看过烟花,姜清杳收了姜县令的大红封守岁钱,姜清杳将之前央沈观刻的那枚玉牌送给了姜县令,顺便替沈观邀了句功。

    “这是沈观帮我雕刻的。”

    姜县令很喜欢,还特地赞了一句:“这样式别致,我就不喜欢那些寻常板正哪哪都对称的玉牌。”

    沈观:……

    守过岁,大家便都回去睡觉了。

    次日大年初一,早起的人便将整个姜府开始装点上红灯笼,贴红色的窗花。

    姜清杳昨晚太兴奋了,一直到半夜,还不睡觉,拉着沈观聊天,从让沈观给她讲故事开始,再到拉着沈观问他书院有多少同窗,天南地北,完全搭不着边的事儿都聊。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睡懒觉了。

    年初二初三的时候,姜清杳去给姜姒姑姑拜了年。街上的商贩也慢慢冒出头来了。

    年初七的时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