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海棠未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艰难的成长。

    对于他们来说,心态稳定已实属不易,又谈何做自己。

    高考就是一道残酷的分水岭。

    你千军万马过着的独木桥,对别人来说,只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跑道。

    甚至有同学考了高分,但因为身边人不懂得志愿报考最后遗憾滑档。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信息差。

    如果不是枕风眠,陶醉在高考时,也可能会随着大流,跟风选择一个看起来热门实则并不适合她的专业,然后按部就班地度过这一生。

    也不说这样的人生不好,但总归是有缺憾的。

    可能,在很多年之后,她蓦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我是有梦想要完成的。

    原来,我在某个领域是有极大天赋的。

    只不过,因为我认知有限,所以我硬生生放任自己,与其失之交臂。

    如果不是他,她哪里会知道,原来,播音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原来,还有艺考这一条路可以去选择。

    其实最开始发现陶醉这方面天赋的,是前来支教的老师,枕风眠的父亲枕与阔。

    也因此契机,陶醉和枕风眠得以相识。

    那时的他,就像一个礼物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能被称为礼物的人,自然很好看。

    他确实是好看,高大清瘦,肆意英俊,如果有导演来拍电影,他不用服化道,就能成为最佳的校园剧男主。

    但对陶醉来说,他的精神世界,才是致命吸引。

    他的存在,成为她贫瘠人生里最有力的锚点,她攀援而上,愈来愈强。

    陶醉清楚地记得,在她找寻自我的路上,她曾问过他一个问题:“天赋会偏爱努力的人吗?”

    她以为他肯定会点头说“会”,因为周围人都在跟她说努力是一个好品质。

    结果,却听到他说:“不一定。”

    她为他的否定,失神了一瞬。

    还没等她琢磨出否定背后的深意,就又听到他接上一句:

    “但天赋一定偏爱,自我意识率先觉醒的人。”

    此话一入耳,陶醉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人狠狠捶了一下,瞬间拨云见日,擂鼓齐鸣。

    他用这句话,旁敲侧击地告诉她,先找到方向,再去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陶醉。”

    “嗯?”

    “朝大有全国最好的播音学院,或许??”他语气和目光同等认真,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目标去努力。”

    这便是他。

    即使比她年长几岁,即使出身优渥看过世界大千,但从来没有居高临下。

    连这样全心全意为她好的建议,都提得这样诚恳谦逊。

    既然是全国最好,那就一定没那么容易达到。

    那天,陶醉去县里的网吧,查了这所学校在她们省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文化课和专业课的都查了,一个个都不低。

    可比分数线更可怕的一个数据,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录取比例。

    陶醉当时看着那个数值,紧紧握了握拳,然后,在心中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陶醉,你能成为冒号前面的那个“1”吗?

    “能。”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说完,目标确定,管它是风是雨,她只管坚定不移。

    备战艺考的那些日子,是她终生难忘的记忆。

    天未明就开始的练声,天已黑还在进行的文史哲背诵。

    无数次寻找的胸腔共鸣,无数次练习的抑扬顿挫,以及,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博弈。

    窗边的天暗了又亮,亮了又暗;手机里的录音听了又录,录了又听;集评素材与新闻时事新了又旧,旧了又新。

    后来,她顺利通过三试,拿到全国第七的合格证。

    高考冲刺的那三个月,她更是摒弃杂念,拼了命去学习,最后一举夺魁。

    那一年,陶醉摘得临川县的高考文科状元,如愿迈入翘首以盼的大学校园。

    那是她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夏天。

    那个夏天,她终于走出“世界背面”,成为了,她最向往成为的??

    “白杨少年”。

    -

    而这一切,都应该感谢,有个少年一针见血、极具前瞻性地看出了她内心真切的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