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景怡人,可安宁进学。”

    “夫人满意便好。”

    他指着毗邻的一块平整土地:“此地为校场,以习武艺。我平州子弟,自有一番拳脚仗义。”

    言语之间不乏自傲,不重文轻武。民风如此,不必妄自菲薄。

    常青安更不会勉强,山水有道,不困于井。

    当夜,她同赵在凌、张原商议平州一事。

    “半日习文,半日习武,所习皆随心意。”

    “行文重德,于平州先学礼义。”

    “……”

    文绉绉的圣人言恐怕平州学子不能很好地铭记于心,平州不同于漳州,漳州朴实,向往四书五经,科举朝廷,而平州更重义气,颇有江湖侠气,不若先礼后德。

    “另加一门,律法。”

    她特地指出:“计入考校。行侠仗义是不错,却

    也分形式,动手前当明晓所行后果,不可糊涂而为。

    知律而慎,不可轻率。

    张原应声答道:“便依夫人言。

    “可增一服饰,染成花色,如同树叶,混迹林中,以此山为校场,锻炼武能。

    赵在凌:“双方分为两营,互为比较。

    “可。

    “……

    她定下基本方向,一方面保证了平州本地的习惯,一方面加进文理之说,尽力兼顾,平州倒也不是排斥学堂,只是随性惯了,不喜规矩,但若要做官,却须得通文,于是也只能捏着鼻子努力学。

    当官,也要讲究怎么当,当怎样的官。

    常青安能做的,只是打好基础,正一正理。

    所幸平州并不如何轻视女子,倒是不必同漳州那般特别规定,平州只是以力为尊,不分男女。

    张原收好册子退下,继续筹划学堂,次日,他更是派了年轻子侄来,愿带她们游览一番,心思转地极快。

    常青安失笑,只消不起坏心,倒也无伤大雅。

    她好言退拒了,由赵在凌带着四下走动。春兰已经送了厚礼和拜帖递给瓦林堂,平州一事,常青安欲要亲自道谢。

    齐雪竹看了不下十次拜帖,有些局促地问道:“爹,我这样文雅吗?

    “我丫头自然是再漂亮不过。

    “不是漂亮,是规矩!

    齐恒:“何必守那规矩。

    齐雪竹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不住地拉拉裙角,摸摸头发,担忧仪容。

    当夜,赵在凌也在房中踱步,要不要先去一趟瓦林堂呢?

    可是去了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过去,夜深人静,还是罢了。

    次日,常青安来到瓦林堂。

    还是熟悉的大堂,熟悉的人,赵在凌挨着常青安坐下,一脸严肃。

    齐恒拱了拱手:“见过夫人。

    “无须多礼,见过堂主。

    常青安含笑道:“此来所谓道谢,多谢堂主照顾在凌,更谢当日搜寻,青安感激不尽。

    “此为应有之义,不必言谢。

    齐恒看了看赵在凌:“另有一事,恕我直言,想同夫人就此商议。

    赵在凌顿感不妙,他若有所觉地望向侧边,果然瞧见一只绿色绣鞋,正于墙边磨磨蹭蹭,裙摆飘摇。

    此时齐恒已然开口道:“便是小女同贵府二公子的亲事。

    常青安怔然,这事她尚且不知道,赵在凌也没提,她不动声色地用余光瞥了眼赵在凌,赵在泽不大自在地咳了咳,坐立不安。

    赵渝眨眨眼,探了探头看向侧门,隐隐可见一姑娘。

    常青安:“堂主但说无妨。

    “我堂

    弟兄甚多,人手过百,且平州乃祖籍,去往京城颇有不便,若行昏礼,可否在平州安置?也可去往京城再行一次。

    常青安温和而不失礼节地说道:“此事且待我细想一番,还望堂主勿怪。

    “事关小辈,难免得多多考虑,夫人想好了再遣人来告即可。

    几人客气地说完后,常青安带着赵在凌立刻回到客栈,脸色微沉。

    “母亲!且容我解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