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捉飞龙,我可是专业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清晨,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带着彻骨的寒意。

    天空中,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随时都会塌下来。

    带着五十名狩猎小队的成员,林火旺才刚穿过那片拦在村口的密林。

    他们正要往山腰过去,脚下的雪地发出“咯吱咯吱

    却在此时,小路旁的雪地上,出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脚印。

    正是看到这些脚印,林火旺这才突然眼前一亮,眼中瞬间燃起惊喜的光芒,无比惊喜地快步冲上前去。

    他的身影在雪地里显得格外矫健,脚下溅起一片片雪花。

    他仔仔细细地辨别了一番这雪地上的印记。

    只见林火旺伏在齐膝深的雪堆里,那雪堆冰冷刺骨,寒意透过衣物直往身体里钻。

    他却浑然不觉,指腹轻轻抚过松针间那串梅花状小坑。

    这里的每枚脚印不过铜钱大,三趾前伸带蹼痕,步距二十公分,是只成年雄性花尾榛鸡,东北猎户都叫它“飞龙。

    所谓的“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里的龙肉,指的就是这花尾榛鸡。

    后世响当当的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其实最早用的不是小鸡,而是飞龙。

    只因为后来飞龙吃完了国家保护动物,这道让无数人垂涎欲滴的东北名菜,就此彻底消失在了历史尘埃当中。

    与此类似的,还有“铁锅炖大鹅,同样是“铁锅炖大雁的简化版本。

    没错了!

    大雁后来也进了保护动物名录。

    更不用说什么,烩熊掌、炖虎鞭之类的大菜了。

    但凡有名且好吃的东北名菜,主要食材却被国家给保护起来了。

    所以呀!

    后世东北菜没落到,最终竟然只能靠“分量大而闻名,这让广大的东北同胞们上哪说理去呀!

    “真没想到,今天一上山,运气就这么好。

    发现了一窝的飞龙,如此一来,我的计划就要变一变了……

    林火旺很是兴奋,嘴里呼出的热气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他仔细分析着一串的飞龙脚印,眼神专注而坚定。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串脚印的附近,还有更多类似的脚

    印存在。

    那些脚印或深或浅交错分布在雪地上明显是有一群飞龙就栖息在这附近这对于林火旺来说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

    “大牛!”

    看着这些飞龙的脚印林火旺眼珠子一转立马将赵大牛给喊了过来。

    “阿旺哥怎么了?

    我们还继续往前走么?”

    赵大牛也很疑惑为什么走着走着好好的

    他的脸庞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眉毛上也结了一层薄薄的霜。

    “大牛你看看这些是什么?”

    林火旺有心考校赵大牛一番故意问道。

    “是脚印!而且看起来像是什么……鸟或者野鸡的脚印。

    怎么了?阿旺哥我们今天的目标不是去打狍子和黄羊的么?”

    赵大牛有点疑惑问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子凑近去仔细查看那些脚印。

    林火旺却是笑着说道:

    “计划有变这些脚印是一种叫做花尾榛鸡的鸟类俗名就是我们所说的飞龙。

    比起黄羊和狍子来说更是可遇不可求。

    我早就想要活捉一些回去人工饲养培育起来。

    没想到今天一进山就发现了飞龙的踪迹。

    大牛你再仔细看看这些脚印还能看出一些什么信息来。”

    林火旺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赵大牛天生对于细节敏感尤其是在这种野外的环境他的五官非常的敏锐。

    雪地上的这些脚印根本就逃不过他的观察甚至他多看了两眼后非常肯定地下了判断说道:

    “对了!

    从这些脚印当中应该有八只飞龙。

    按照脚印的踪迹它们应该是往北边的那一片红松林的背风坡去了。

    不出意外的话极有可能它们的窝就在那边。

    阿旺哥那我们今天任务是不是就改成活捉飞龙?”

    那片红松林远远望去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深沉。

    松树的枝叶上挂满了积雪宛如一个个巨大的白色蘑菇。

    “嗯!黄羊和狍子什么时候都能打目标也比较大。

    但是这

    飞龙可不是经常能碰得到的。

    今天如果不能一举将它们给活捉,一旦惊动了它们,立马就会换窝了。”

    说着,林火旺又看了看跟着一起上山来的五十名狩猎小队成员。

    这些队员们身上都背着猎枪,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林火旺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我们的人太多了,很容易惊动飞龙。”

    顿了一下,林火旺又补充道:

    “这样吧!

    大牛,你选五个人留下来,今天就跟我们一起在这蹲飞龙。

    其他人就先原路回村,等明天再按原计划上山猎黄羊和狍子。”

    在电光火石之间,林火旺就做出了取舍。

    要知道,即便现在是1977年,还在实行布票肉票的计划经济时代。

    这飞龙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家禽。

    这时县供销社的猪肉都才八毛一斤,但这一对活的飞龙却可以卖到30-50元。

    甚至于,这飞龙的羽毛做成工艺品出口,还能赚外汇。

    每一根尾羽加工好之后,可以卖到0.2美元。

    林火旺在和大队长林水生阐述集体经济的时候,所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便是建立起人工养殖飞龙的繁育基地。

    当时林水生就提出了两大难题,一是活的飞龙非常难捕捉,通常都是猎枪打死的,吃现成的。

    二是飞龙要怎么养?

    怎么吃怎么住,怎么配种繁殖,这都是让人没有头绪的问题。

    毕竟飞龙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高的经济价值,本质上当然是因为它的肉质鲜美,无与伦比,但更多的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之前也不是没人想过人工饲养飞龙,可即便能抓得到活的,养着养着没多久就全都死光了。

    这飞龙可和那些鸡鸭禽类不同,娇贵着呢!

    但这些对于林火旺来说,都根本不是问题。

    重生前他当林业局长的时候,亲自引进和抓的一个大项目,便是这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