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识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上眼,又道:“毕竟,他也没地方可去了。”

    白森立时回想起朱启被沈照宁拖走时广场上的其他棋生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挥手喝彩,当即明白了于铁此言何意。

    歧视在朱启身周立起一道道高墙,他走往哪个方向都会撞得头破血流。

    “好了,说的够多了,”于铁回身往木屋的方向走,“我也该回去给小林做饭了。”

    白森跟在他身旁,还是忍不住提起先前被打断的话题,“小林的爹娘呢?”

    这次于铁倒是没有回避,直白道:“没了,都没了,在六年前那场大乱中没的。”

    六年前?

    原主的记忆告诉白森现下是武周王朝开国元年,那么六年前还是李家的天下,白森模模糊糊记得在武圣人登基称帝之前发生了一场什么动乱,但细节就全忘了。

    要早知道会穿越到这个时代,真应该把这段时期前前后后的历史都好好补习一下的。

    白森还在努力回忆快要忘光的历史知识,两人已来到木屋后门的菜园中,从屋里传来一阵支支吾吾的声响,接着又是朱启的声音,他们好像在念什么诗。

    白森疑惑,不禁问道:“他们在念什么?”

    于铁摇摇头,没答话。

    走得近了,能看到木屋里的两人,朱启还是坐在木凳上,身上的伤处已经敷了药,他手上举着块木板,于小林站在他身旁。

    朱启在念一首诗,而不能言语的于小林盯着他手上的木板,嘴里发出呼呼啊啊的声音,像是怪鸟的鸣叫。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森听清了朱启在念什么,这是一首很多小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就接触过的古诗,《咏鹅》。

    不过,对于白森穿越后身处的时代来说,这首诗还不能称之为“古”诗,因为这是诗人骆宾王在四十三年前写的诗,那时,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年仅七岁。

    来自千年之后的白森对这首诗再熟悉不过,她还没上幼儿园时就能熟背,然而,在此时听到这首诗,她心里涌起一种怪异感。

    白森跟着于铁走进木屋,朱启见他们来了,赶紧放下木板道:“你们忙完了?”

    “唔。”于铁回道,到床下翻找做饭用的炊具,于小林也抬起头,清亮的眼睛还是紧盯着白森,其中的敌意丝毫未变。

    白森的视线却随着朱启的手,落在那块木板上。

    一块矩形的薄木板,长边光洁,两条短边却参差不齐,看起来像是从一块长板上硬掰下来的,表面还有些发潮,在稍微干燥的一面上用木炭写着《咏鹅》的诗句。

    武周朝的汉字形体与现代汉字当然存有不少差异,不过白森穿越来到原主身上时就自动继承了原主的经验和知识,她能看懂这个时代的文字,此时,当她看着木板上以歪歪扭扭的笔画写就的诗,心头的怪异感越来越强烈。

    这首近乎童谣般浅显的诗,本是咏诵在池面上戏水的白鹅,却仿佛与某件诡异可怖的东西产生了牢不可破的联系。

    朱启注意到白森盯着他手边的木板看,急忙用手指捏着袖口,把木板上的黑炭字擦掉,嘴上还慌里慌张的掩饰道:“小林不懂事,瞎写的,阿白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