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不是狐狸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她抬起头,微微一笑,“在那个时代,早就没有皇帝了,国家由人民选举的领导人来管理。”

    刘明义微微一愣,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显然对卫斓所说的那些新鲜事感到难以理解。他继续问道:“那你们看病也是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自然是基础,但我们的医术不止于此。”卫斓解释道,“我们还会用到CT机等检查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隔着皮肤就能看到骨头和内脏里的病变。”

    “隔着皮肉就能看见骨头?”刘明义眉头皱得更紧,“这仪器怕不是神仙的法宝?”

    卫斓把手中的一摞书搁在案头,调侃道:“如今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就被当成玄学了?”

    “那你们那儿的人…”刘明义思索片刻后坐下,竹椅发出轻微的嘎吱声,“都能活成彭祖?可炼出仙丹了?能否长命百岁?起死回生?”

    卫斓一边整理着案上的书,一边随口答道:“活到百岁的也有,但照样要生老病死。我们更注重预防和治疗疾病,让人活得更健康。”

    明义听得入迷,又追问:“那你们种地还用牛拉犁吗?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停!”卫斓见他越问越远,赶紧打断他,把三本医案塞到他怀里,“先别问这些了,帮我把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的风寒医案挑出来。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明义抱着书没动,好奇地问:“你要这些做什么?”

    “我想统一治疗方法。”卫斓扯过椅子坐下,皱着眉说,“你看这些医书,同一个风寒症,有的说用桂枝汤,有的说用麻黄汤,还有荆防败毒散。学员们学得一头雾水,治病也变得不精准。”

    她随手翻开一本医书,指着一页给明义看:“就这一页,五个方子都治风寒。学生看病时根本拿不准该用哪个,这可怎么行?”

    明义点了点头:“确实,各家学说不同,你要怎么统一呢?”

    “编一本新的医书。”卫斓把一本空白册子拍在桌上,眼神坚定地说,“把古书的精华和现代的医术结合起来,每种病都定下一个标准疗法。比如伤寒,就用这一套药;痢疾,就用那一套药。不能再让大家各自为政,乱开药方了。”

    “这法子好是好,但那些老大夫们能接受吗?”明义微微皱眉,担忧道。

    卫斓却显得胸有成竹,她抽出几张纸,“所以得用数据说话。”她轻轻敲了敲桌面,“我们从老医案里找答案。先定好风寒的诊断标准,再统计每个方子的治愈率。如果,用麻黄汤的百人里治好九十,用桂枝汤的治好七十,那自然该选麻黄汤作为标准疗法。”

    明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这法子实在!具体怎么操作?”

    卫斓微微一笑,开始详细解释:“先按年份分拣医案。你负责嘉靖年间的,我查万历到崇祯年间的。症状必须同时有发热、恶寒、无汗,脉象浮紧的优先收录。有汗出症状的,或者夹杂其他病症的,都不要。”

    明义问:“要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