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八章 矛与盾(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攻城利器,但并未亲眼见识其威力。既然要建新都,自然越坚固越好。工部的李大人问我,我便毫无保留地说了,哪知道竟然惹上这场无妄之灾。”归元帝听了大笑起来,又安抚两句。他顿了顿,又问:“军器监精研火器,火器越来越强大,那就逼得城池越造越坚固,这两项都是花费不少,真不知这么做是对是错。”
归元帝思索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
科技研发,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军工和城建又是两大吞金兽,归元帝心疼钱,无可厚非。
但沈嫣见识过后世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深知这些投入是必须的。明明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却被列强用火炮长枪打开了国门。说到底,是后来的中国在先进武器上的研发变少了。
当政者并不是没有看到热丨兵器的威力,而是幻想通过闭关锁国,来避免与其他文明的接触,也从未考虑武器落后要承担的后果。
但是地理大发现之后,闭关锁国的政策行不通了,列强嗅到了古老帝国衰败的气息,饿狼扑食般蜂拥而至。原来几支长枪队、几艘大铁船就能让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狼狈不堪、俯首认输。
这种滋味太美妙,也刺激了侵略者在武器装备上的进一步投入。人家有粮我有枪,邻居就是我粮仓,辛辛苦苦做工,哪有抢劫来得舒服。抢来的财富,继续往军工复合体中投,从而实现邪恶大循环。
而中国呢,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全国人民用了百年的时间,吃尽苦头,才站稳脚跟。大家勒紧裤腰带,支持原子弹的研发,为的是什么?
现在,归元帝因为研发火器和加固城防的开支,犹豫要不要继续投入,熟知后世历史的沈嫣怎能不着急。
“官家,这世上不乏聪明人,我们俞国在研发火器,也许其他国家也有暗中发力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沈嫣劝道:“新都建设,固然造价不菲,但那些城防设施,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分摊至百年,便觉得值了……”
这个时代的会计没有摊销概念,沈嫣略解释一番,他们立刻就听懂了。
归元帝看着郭飞瑶微微隆起的肚子,点了点头,人嘛,总会为后代考虑,何况天潢贵胄,需要考量的就更多了,如今他这一代费点钱,实在不算什么,日后但凡用到一次,就算是赚了的。
“卿言之有理,”归元帝叹道:“市舶司上奏折,提及海外诸国,固然不及中原地大物博,但亦有一些特别的产出。朕也觉得天下之大,超出常人的想象,不可掉以轻心。火器,还是得有,起震慑之意,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归元帝这思路很对味,有点学霸思维,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
沈嫣赶紧附和:“官家所谋深远,奴叹服!”
这本来就是沈嫣的意思,还拍什么马屁,归元帝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郭飞瑶笑意盈盈,知道归元帝并没有听卢湛的“谗言”,对沈嫣还是很信任的,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