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句“招贤”,就有了这等错误的认知。

    可“支妙音”这个名字,又很难不让她的那个想法,在被压下去后,很快如同浮木弹回了水面。

    她是司马曜的宠妃,支妙音是司马曜在佛教尼僧中最信赖的人。

    十年间,两人打过不少的交道,虽称不上一句知交,但在天幕提及支妙音让人杀死司马元显的时候,易位而处,她完全能理解支妙音的想法。

    所以她也有一种近乎直觉的揣测,当宫中动乱,无人有空顾及简静寺的时候,支妙音或许会如天幕所说的那样,快速自混乱的建康抽身,带着信徒一并撤离,却不该去什么钱塘!

    支妙音向来知道,要如何背靠大树发展宗教,借着这面旗幡谋利晋身,那么在逃出建康后,理当前往荆州,为桓玄送去一份建康动乱背后的情报,给自己换一个避风港。

    除非,那位名为“姜定”的军师和她有旧,也有这个本事说服她。

    要按这么说的话,先前那个乍听起来荒谬的猜测,又好像没有那么荒谬。

    可是??

    “这真的有可能吗?”

    ……

    【为什么说永安大帝对世家彻底失望?因为接下来的那条路,从一开始就与世家背道而驰。】

    【永安让军师带往钱塘的任务,也好像是在呼应那一次次留在竹简、留在纸上的问题??权从何来。】

    王神爱盯着那再度浮现出来的四个字。

    经由先前的变故,再加上那赌命之举,这四个字里已隐有泣血叩问的意思。

    所以,和其他想要继续从字迹中辨认永安身份的人不同,她已猜到了另一个自己的想法。

    这个答案,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想。

    不过,若是没有王恭的那一出退兵,或许也不会被这样快摆上前台。

    时势??

    这就是时势!

    她心中沉沉,天幕上的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东晋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的缘故,士人都被按照“家世”,包括祖父父亲的官职、姻亲的家世,以及“状”,也就是本人的才能道德,分成了九品,作为吏部选官的一项重要凭证。】

    【但越到后来,这个考评标准里,家世占据的分量就越重,以至于寒门无贵子,变成了天下普遍的情况。能在朝堂上立足的人才,能出任州郡长官的英杰,也普遍出自门阀之家。】

    【永安最开始的目的,是尽快结束东晋的内乱,停止国中内耗,所以不得不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依靠士族的力量。可也就是这些高门贵胄,在讨伐司马道子的表现中,给出了一记迎头痛击。】

    她的第一个计划破碎了。

    又或许,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被敲打醒来了而已。

    【从这里就能看出,永安好像天生就适合帝王这个位置。在这个打击面前,这位未来的皇帝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应对,将盟友送出建康,还制定出了一条与先前迥然有别的方针。】

    【建康风云动乱,永安却已将目光投向了东南,对“权从何来”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也给后世的变革起义,做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示范。】

    【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有黄巾起义,虽然都在轰轰烈烈地揭竿而起后不久,就被镇压了下去,但它们一经发起,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号召起以万为计数的人,是不是也代表着民心所向呢?】

    【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让这些起义先一步败给了内部的秩序崩乱,又没能得到机会先将武装发展起来,以至于一旦败退,就极为惨烈。】

    【但也幸好,有陈胜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有张角发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号召,才让永安大帝的这个改变,不是无根浮萍,而是星火再现,落在了这片南方土地上,作为一次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