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强攻西门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但是……”孙副将皱眉,还要再劝,却被另一名偏将按住肩膀。

    “敌军眼下表面袭击没有章法,实则步步设伏。倘若火箭临敌,却被逆风所制,那便是妄张气焰,自取其辱。”他自袖中取过军图,微一示意,“耐心些,今日所失,明日尽收。”

    他话音一落,帐内静寂无声。

    火光映着众人半明半暗的面容,有不甘,也有不解,偶尔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怀疑。

    而温长昀都落入眼中,眸中掠过一丝冷意,微不可查。

    军士于前线,背靠的是朝廷。可从他们离京后,那些那些如针般的视线,不止从大夏望来,更多却是源于盛京,钉在他后背。

    他素来崇信忠义报国,从不为这些旁枝末节动容。可前些时日,温绮罗来军营时的话犹在耳畔。

    若此战大捷,那一道道或明或暗的软剑锋芒,必会长驱直入温府,他身后无岸,膝下两女的婚事亦无退路。

    陛下当真存了对温家的某些“思量”,才是此刻他心底真正的威胁。

    他隐隐觉察到一抹阴影潜藏于各方势力之间,微不可测,但又如细流,一点点汇入棋局。只是他没有声张。

    这一战,他不能败,亦不能胜得太快。温长昀喉间滚过一丝苦涩,却在眉间淡淡一捻,尽数抹去。

    “你们且各归位。四更时分,全营戒备,并调遣轻骑队沿关外巡二十里。”他挥了挥手,仿若漫不经心吩咐道,声音却清晰掷地,“若发现敌情,切勿妄动,立即来报。”

    *

    寅时已过,西门关的戍楼上,温长昀眺望远方,寂寥的氛围中透着一股不明气息的躁动。他短暂的沉思被一位传令兵的急促脚步声打断,披风撩动间,几分不安迎面而来。

    “报!夏军有异动,斥候来报,已见敌军整备,似有攻城之意!”

    温长昀闻讯,心下狐疑,前些日子拓跋宏的战术显然是耗,怎的突然变为强攻?莫不是大夏内廷,出了什么变故?

    军队前方的烽烟,从不会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手段。庙堂之争的血腥,丝毫不亚于尸骨累累的战场。

    他转身,目光凌厉,向帐中立即召集众将。“传令下去,全员待命,不可轻敌。”

    军帐内,灯火摇曳,众将士面容肃然,心绪如压抑的箭簇。温长昀落座,叱令如冬夜利箭,沈稳且不可忽视。

    温长昀言道,语气如沉霜般凝重。“敌军欲发动强攻,但应知面临虚实相交之地,需设伏以应对其行差。”

    孙副将忧虑:“若敌军一旦强攻,还望大将军示下。”

    温长昀从袖中抽出军图,指尖轻点,细静描绘关城之形。“做好守备,择机出奇兵隐伏于山阴处,待敌军贴近,务必在神不知之时,火器随巨石倾巢而出,意在威慑,不意追杀。”

    众将士闻言,已是倚剑而立,静待出击的姿态。

    与此同时,那边塞的夏军大帐内,气氛隐隐紧张。横在大军最前的,正是夏军大将拓跋弘。他高声指责手下谋士,彷若不悦之感贯穿整场。

    “尔等只顾朝廷庸政!战时,不可做那畏怯君子!”其声浑厚,不可抑制,争论愈演愈烈。

    可这一切都源于刚入夜时,宫中耳目传来密报,四王爷赫连觉予、银川公主等先**宫与太后密探,意在暂缓南下之事。而太后态度很是暧昧,似有松动。

    拓跋宏向来主战,私下早已上了五王爷赫连觉晖的船。便想凭着一举收复大夏来稳固自己的战功,介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让赫连觉晖顺利登位。

    如今局势竟变得被动。

    可他不欲坐以待毙,必要赶在太后懿旨来前,攻下西门关,撕开一道长驱直入大夙的口子。

    他素知赫连觉予颇有仁名,可对他这等杀场上滚过来的武夫,却是少了三分鸿鹄之志!

    众谋士见他决议如此,亦是无可奈何,只得顺从大军出发。

    不消片刻,拓跋弘便已集结完毕,准备发起突袭。骑士马嘶,步兵集合,越过山间,直指西门关。

    来势汹汹的敌军如潮水般涌来,火光闪耀云霄,将昔日的宁重之关笼罩在战火喧嚣中。

    温长昀的防备将策略转换为行动,手下将士不甘示弱,怒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