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使臣与战争(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秦要西出,自然意味着东面的国家都是潜在的对手,所以远处的燕齐便是秦要笼络的国家。因为在地理位置上,攻伐燕赵要更费劲一些,甚至有可能在出兵时被人其他国趁机攻打。陛下这可明白?”
“明白。”小皇帝点点头,“所以这些国家他们远道而来,是为了稳住我们,至少不要让我们趁火打劫。”
“哟,陛下还知道趁火打劫呢。大概就是陛下说的那个意思。”
“那如果有日,朕想打他们怎么办?”
“咳,陛下有开疆拓土的想法是好的。不过我们一般不叫打他们,叫“伐不臣”。”
“伐不臣?”小皇帝不是特别懂。
“简单来说就是师出有名,比如使者死他们国家啦,他们国家对我朝君王辱骂啦,其实反抗军队进攻也可以算,虽然有些强词夺理。总之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来证明他们不是真心臣服,既然不是真心臣服,那就打。”
“就是打国家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来证明打他是对的?”
殷熠摸摸小皇帝的头:“陛下真是聪慧。”
“可是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什么理由,又想打怎么办?”小皇帝问道。
“实在没有理由,可以打完现编嘛,横竖打赢了之后,史书自己人写。虽然皇叔觉得有点不是那么道德。”
小皇帝瞪大双眼,观念有些受到了冲击:“还可以这样吗?”
“陛下,史书这东西呢,最需要客观,但最没办法客观,因为所有人都有喜恶,当史官下笔时,哪怕他们秉持最公正的态度去写史,难道就一定能证明他听到的、看到的、写下的就是不争的事实吗?
这些过去的故事,会随着时间推移,故人远去,成为一群不知情人口口相传的异闻。最后没有证据,没有证人,但因为这条传闻的切实存在,后来的史官用他们的想想与猜测去零零碎碎拼凑故事,这个故事就已经不是先前的故事了。”
“既然记得不清楚,那为何还要史官呢?”
殷熠笑着同小皇帝解释道:“因为大家还是能希望记下自己的来处去处。希望文字或者图画能记录自己浅浅的来世上走了那么一遭。”
“史书上会记得朕,对吧。”小皇帝从座上下来,在书架上翻找史书。
“自然,陛下是君主,一定会在史书上有一席之地。”殷熠笑道。
他就不一定了,一想到角落一摞骂他的折子,想想后世评价就觉得其实不在史书上也挺好的。
“那会怎么记呢?”
“陛下做了什么,便会记什么。陛下如果开疆拓土,史书上就会记载我朝在陛下的带领下,疆域变得更为辽阔。
陛下如果政治清明,史书上就会记载在陛下的治理下,海晏河清,是个无饥馁的盛世。”
小皇帝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孩子可以思索,但当他深深思索时,殷熠就开始眯眼皱眉思索起来了。
“皇叔,如果想开疆拓土……”
看来他真把开疆拓土听进去了。小孩子的想法真的是说一句想一句。
“陛下为什么想开疆拓土呢?”
“想要一个大大的国家,朕可以在大大的国家里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殷熠哭笑不得,小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