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34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清河县的县学是才修整过的,卢知县重视学子教化,下了大力气整顿县学。不止授以厚礼广邀名师,甚至动用私人关系,邀请好友来县学教授学子。入学之初,沈知衍他们这批新进的学子里头就已经有那消息灵通之辈在传消息:“县学的师长自然个个都是满腹经纶之辈。可我听说啊,县令大人私下邀请的那位漱石散人才是真真的大家。壬申年的进士,曾官任礼部郎中,后因不喜官场倾轧才辞官归隐。你们说,咱们要是能入了这位先生的眼……”
后头的话他没说,可在坐的众人呼吸都重了几分,进士、礼部郎中,单单听了这几个字,众人心头已是一片火热。在这小小的清河县内,教谕和训导都只是举人出身。这位漱石散人好比清华北大的教授屈尊到山区的高中搞教学。
这是林芷的理解,也难怪这位漱石散人还没露面,县学里头因他而起的暗流和风云已涌动不止。
林芷打量着不急不缓规整书籍的沈知衍,揶揄道:“沈秀才就没心动,科举路上有无名师相助,这差距可就大咯。”
特别是这位名师一看就大有来头,进士出身,留京为官。不管哪一条,都表明这位这位漱石散人背后有人。
“枕石漱流、漱石枕流[1]。这位先生大抵是个颇有魏晋名士不羁风骨的隐士,他不会喜欢被师徒名分束缚。”今日旬假,沈知衍一放假就回来了,这会正在打理自个的新书房,“我有自知之明。况且县学原本的老师都是举人,本身的学问也够我学习许久。县令大人对县学颇为关注,整顿风气,广邀名师。现在县学良师益友俱在,我实在不必费心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良师,着眼当下才能定心。”
林芷盯着沈知衍不说话,她不信。
良久,被盯着的人才不自在地摸摸鼻子道:“我收集了漱石散人的文章诗集,还打听了他辞官归隐后的事迹。发现这位漱石散人挂冠而去后,寄情于山水,不喜久居一地,逗留最久的时候,也只呆了大半年。县令大人不会强人所难,让旧友长留此处。”
林芷点点头,懂了。这是个闲不住的旅游达人,清河县这地方抵挡不了他老人家的足迹。既如此,还是不要白费功夫的好。不过,都收集了人家的文章诗集了,林芷不信沈知衍没动过拜入漱石散人门下的念头。
沈知衍这人就是这样,他太懂自己于科举之路上的劣势,但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他都会去试,譬如当初娶自己一样。
“那你住的地方如何?县学的饭食可合口味?”求学的事情她帮不了沈知衍,上辈子纯纯理科生毕业后敲键盘,她看见四书五经之乎者也就头疼。这辈子为了不当文盲,努力认字后,最常看的是志怪小说山水游记。她还是关心关心这人的起居食宿吧,看看能不能帮忙改善伙食。
“县学斋舍宽敞,每人独住一间,十二人为一院。我与王庐王兄分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