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50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潘美,这位现代成为了中文教授的昔日铁血将军,正坐在书房里,桌上摊开着一本《杨家将演义》。他抬眼看向杨业,这位现代的军官,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所以说,这谁编的潘杨世仇啊?明明潘安和杨容姬,那可是门当户对的潘杨之好嘛。”

    杨业挑了挑眉,嘴角挂着一丝苦笑:“等会儿,潘安被孙秀杀了的时候,包不包括杨家?”

    “这不就对了,”杨业接着说道,“我杨家那时候被你潘家连累的,无辜灭族。”

    潘美摇了摇头,辩解道:“那该怪孙秀!而且,陈家谷口那挡子事,我虽是主将,但我也制不住监军王诜,那文人真是,误了军机大事!顺便说一句,劳资没有潘豹这儿子,我和你一样,子辈都是仨字的。儿子潘惟德,官至宫苑使;潘惟固,官西上阁门使;潘惟清,官拜崇仪使;潘惟熙,娶了秦王的女儿(赵德芳之女),官拜平州刺史。从子潘惟吉(后周纪王柴熙,为潘美养子),惟吉为刺史(将军),其子潘夙,字伯恭,大名人。宋开国功臣潘美从孙。仁宗天圣中,上书论时政,授仁寿主簿。知韶州,擢江西转运判官,转提点广西、湖北刑狱。因平邵州蛮之叛,破其围峒九十,徙知滑州,改湖北转运使、知桂州。入为司封郎、知昭问馆,历度支监铁副使、知河中府,迁光禄卿、知荆南、鄂州,卒于七旬。夙以将家子,而能留心旁务,用当其才。潘夙的儿子潘必正为举人,词人《潘必正词选》。女儿潘氏,即章怀皇后也。宋太宗把潘美的第八个女儿聘为儿媳,封莒国夫人。但她22岁死去,赵恒即位真宗后谥为庄怀皇后(后改为章怀皇后)!”

    杨业听完,不由得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看来这潘杨世仇,真是冤枉了你。”

    这时,庞籍,这位现代的检察官,也加入了讨论:“太师?太师椅吗?我又怎会搞巫术害包拯那个白面书生的合肥法官?”

    包拯手握法锤,轻叹道:“三侠五义还说我面黑如炭呢,我那是刚直不阿!不是肤色!”

    周瑜,这位现代26岁的医学生,幽幽地看着他们:“谁写的啊,天天说我气量狭小,‘既生瑜何生亮’?”

    李靖,现代的军事顾问,看了看众人,语气变得沉重:“知足吧你们,我原本只有李得骞、李德奖两个儿子,自从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一出,天天有人质问我为啥要逼死儿子,天地良心啊。比起虚构的那段情节,杨业,你家老大延平前世的杨勇,那才是被父亲逼死的吧。你那现在的哥哥杨坚,前世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封建大家长嘛,严厉掌控,还猜忌他,误解他,听个谗言就能把儿子往死里逼。隋开皇十年(590年)就自沉渭水,才23岁啊。他若不那么早死,难道还要苟延残喘地过完这活的生不如死的14年?他还要等到604年的仁寿宫,他弟弟杨广的伪诏赐死吗?”

    李靖的目光转向杨业,语重心长地说:“虽然,那杨坚他今生成了你大哥,你可得让他这大伯对延平好点儿,别那么伤害他了。延平,那可是有大仁大勇的好孩子。”

    杨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放心吧,李叔叔,这一世的杨家,不会再有那样的悲剧了。”

    李靖又看向苏烈、李道宗、张士贵:“你们三个倒好,都成反派了。不过那叛将罗艺,啧啧啧,他何来儿子罗成?他不是在大唐建立后就反了吗?还连累建成背了个害死罗成的黑锅。要真是反派奸臣像赵高、贾似道、秦桧那样也就罢了,非得把正面历史人物写反,真不怕咱们这些老古董(调侃之意,其实是带古代记忆的现代人)掀棺材板吗?!”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许多。尽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命运,但在这一世,他们都找到了新的归宿,也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情和亲情。现代?历史人物茶话会

    潘美推了推金丝眼镜,手中的《杨家将演义》抖得哗哗响:"杨老哥你看这段!说我指使潘豹强抢民女?我儿子惟德正在剑桥读考古博士,惟清上个月刚拿下全国围棋冠军..."他突然掏出手机点开家族群,"瞧瞧!这仨兔崽子正在敦煌研究壁画,哪来的美国时间当纨绔!"

    杨业嘬着枸杞茶冷笑,腰间将星绶带撞得叮当响:"我家大郎上个月刚被国防大学特聘教授,倒要请教潘教授??"他突然掏出激光笔指向投影仪,"《宋史?杨业传》这段'监军掣肘'的记载,您课上是如何解读的?"

    会议室白炽灯突然闪烁,包拯握着法锤推门而入:"肃静!庞检察官刚提交了《关于文学作品污名化历史人物的申诉书》。"他身后跟着穿实验室白大褂的周瑜,青年医师胸牌上"心胸外科"四个字闪闪发亮。

    "诸位做个心电图先?"周瑜晃着听诊器冷笑,"省得等会气出心肌梗塞。"他忽然扯开衬衫露出纹身??Q版诸葛亮比着爱心,下书"既生瑜,何生亮?当然是组团出道啊!"

    庞籍抱着成摞案卷摔在桌上:"《三侠五义》说我为庞昱搞巫蛊?",我儿子,明明叫元鲁,元英,元常,元中。元直!他点开平板展示DNA报告,"我庞家Y染色体从五代传到现代就没断过,哪来的私生子!"突然瞥见窗外苏烈骑着共享单车经过,扯着嗓子喊:"老苏!你评评理!"

    "忙着呢!"苏烈单脚撑地亮出外卖箱,"刚接了个给秦桧纪念馆送酸梅汤的订单..."话音未落,李靖端着战术平板挤进来:"最新卫星图显示,罗艺墓地的'隋唐演义主题公园'正在扩建,建议发射..."

    "都消停会儿!"张士贵举着考古杂志冲进来,"最新出土的唐代墓志证实,薛仁贵当年穿的是我赞助的锁子甲!"他忽然掏出微信二维码,"扫码关注'大唐军需官'公众号,免费领明光铠模型!"

    会议室突然陷入黑暗。全息投影亮起杨延平在实验室的画面,青年军官正用质谱仪分析北宋箭簇:"各位前辈,我们在幽州遗址检测到..."他忽然举起试管,"含有辣椒素的辽代毒箭残留,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