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40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那主考官一直想培养一些寒门子弟,他始终认为朝上的世家子太多了,再这样下去,于国无利。所以鹿鸣宴后,他请那学子去他的住处。

    也是那一日,他与这学子定下了师生之缘。主考官在京都任职,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此处教他,于是给他留下盘缠,让他去京都去寻他。

    去到京都的第一年,他想下场一试,他的老师未曾阻拦他。这次的会试,他绝无可能中榜。果不其然,他名落孙山,他看了那中榜之人的文章,心知自己还差的远。

    此后整整五年,这学子一直住在他的老师家里,他的学问长进了许多,也到了可以下场参加会试的时候了。这一次,他得了二甲头名。

    春风得意的学子,以为自己就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可以一展抱负。然而现实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恩荣宴上的他,与曾今鹿鸣宴的他并无甚区别。因为这一年的进士,十之八九全是世家子。

    世家子怎么看得起泥腿子呢,即便考中了进士又如何?

    他的老师还不知道就在这一场恩荣宴上,他最费心的小弟子的心态已经变了。后来进到官场,这个学子变得比其他人更知进退,更圆滑,所以他的路走的也更顺。

    他的老师,满心满意地以为他以后一定会为寒门发声,一定会当官为民。可惜他没想到,这个学生只想改换门庭,摆脱寒门的出身。

    那寒门的学子参加朝考后进到了翰林院,翰林院虽是清贵之地,但是并无实权。那一年的一甲恰好都是世家子和功勋之后,他们到了翰林院也无人敢让他们坐冷板凳。那寒门的学子就不一样了,冷板凳是要做的,打杂的事情是要干的。

    这样的日子许多的翰林都是经历过的,但是这寒门学子心中那份不平就愈演愈烈了。

    徐京墨沉下眼眸,这样的人一定会自苦于自己的出身,然后变的非常敏感,总觉得自己遭受到的一切不公都是因为自己的出身。

    温大学士喝了口茶,继续说,能感到他越说越吃力,想来这后面的故事一定让他非常痛苦。

    在翰林院待了两年以后,那寒门学子的生活与初期几乎无异,他看不到出头之日。本来,他的老师想要帮他一把,让他外放去地方,好有机会施展拳脚。

    然而,不知道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子是哪里被福王看上了,他娶了福王的庶女,长乐郡主。不待他的老师出手,福王就帮这个女婿换了个差事,将他安排在渔阳州做同知。

    这个寒门学子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在渔阳州做同知后,此后三年,渔阳的税负连年增长,他也从同知变成了知府,每一年吏部对他的考评都是极好的。

    又过了三年他被调回了京都,进入了户部。后来齐朝的人头税变成出生就要开始缴纳,至死方休;齐朝多了个公务税,四十取一,用于供养当地的官员。

    这个寒门学子再次回到京都,极力推崇亲亲尊尊,甚至提出了愚民的主张。在构陷了他的同门师兄后,得了三皇子的青睐,成了户部右侍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